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四带无须鲃不同种群的遗传质量评价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CHEN Xiaohong

作者: CHEN Xiaohong 1 ; 陈晓虹 1 ; ZHANG Xincheng 1 ; 张新铖 1 ; LIU Chun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州 510380

关键词: 实验动物;四带无须鲃;封闭群;近交群;遗传质量;微卫星标记

会议名称: 第十四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页码: 00000256-00000265

摘要: 目的:分析四带无须鲃封闭群及近交群的遗传质量.方法:筛选多态性丰富的四带无须鲃微卫星序列,通过构建两个多重PCR反应体系再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进行分型,开展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野生群、WT封闭群、BT封闭群及近交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6.5833、3.1667、3.0833和3.181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969、0.3748、0.4159和0.4241.群体遗传质量检测分析表明:4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结果和近交群由野生群、封闭群逐渐筛选获得的过程相符.结论:筛选的微卫星标记可用于四带无须鲃不同群体的遗传质量分析,为其遗传质量控制及监测提供方法基础.

分类号: Q95-331

  • 相关文献

[1]利用微卫星标记对四带无须鲃不同种群的遗传质量评价. 陈晓虹,张新铖,刘春,王芳,李凯彬. 2018

[2]四带无须鲃透明品系的海分枝杆菌感染模型. 王芳,刘春,姜兰,冯永永,李凯彬. 2017

[3]红鳍笛鲷放流苗种的遗传质量监测. 付亚男,林琳,肖雅元,李纯厚. 2017

[4]稀有鮈鲫封闭群Ihb:IHB生长和繁殖性能的监测. 顾党恩,于学颖,王剑伟. 2014

[5]湘西盲高原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贺刚,何力,王伟萍,许映芳,陈文静,傅义龙. 2010

[6]金属硫蛋白基因对转基因鲤及实验动物体内重金属累积的影响. 闫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 2005

[7]鱼类实验动物研究概况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 窦海鸽,黄倢,王秀华,范文辉,刘莉. 2006

[8]斑马鱼-新型的实验动物. 耿波,曹顶臣,孙效文,欧阳红生. 2006

[9]鱼类实验动物研究概况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 窦海鸽,黄健,王秀华,范文辉. (Mis

[10]鱼类实验动物与剑尾鱼水生实验动物化. 吴淑勤,黄志斌,石存斌,潘厚军,谭细畅. 2003

[11]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12]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3]牙鲆选择性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刘云国,陈松林,李八方,汪东风. 2006

[14]显微介导远缘基因鲤家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杜科,闫学春,李超,曹顶臣,周丹,马吉敏,孙效文,赵元凤. 2013

[15]鲤的微卫星标记与体质量、体长、体高和吻长的相关分析. 杨晶,张晓峰,储志远,孙效文. 2010

[16]瓦氏雅罗鱼耐碱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 王楠,常玉梅,唐然,何强,张利民,梁利群. 2015

[17]两个人工选择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系统发育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何福玲,凌正宝,肖俊,郭忠宝,钟欢,杨弘,陈文治,唐瞻杨,单丹. 2017

[18]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青石斑鱼基因组微卫星开发及评价. 高峰涛,邵长伟,崔忠凯,王升鹏,魏敏,陈松林,杨官品. 2017

[19]基于海带孤雌生殖研究海带夏苗制冷水工艺中的品种混杂问题. 李静,逄少军,单体锋,高素芹. 2016

[20]基于微卫星标记对长江中上游胭脂鱼增殖放流效果的评估. 成为为,汪登强,危起伟,王成友,杜浩,吴金明,李雷.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