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大口黑鲈营养需求及消化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Ou Hongxia

作者: Ou Hongxia 1 ; 欧红霞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380

关键词: 大口黑鲈;配合饲料;营养需求;消化酶

会议名称: 2018南方十六省(市、区)第三十四次水产学术年会

主办单位: 安徽省水产学会

页码: 00000373-00000379

摘要: 本文综述了大口黑鲈对配合饲料营养需求和消化酶研究进展.蛋白质含量在40%左右最佳;赖氨酸和蛋氨酸需求在2.8%和2.2%较适宜.脂肪需求量在7%-10%适合生长;饲料中必需脂肪酸需求量少.而碳水化合物低于10%最适宜.能量需求:脂肪与蛋白质含量比在0.26-0.31为宜;无氮浸出物与脂肪比为0.32适宜.对矿物质和维生素需求报道较少,胆碱最适为0.9%,维生素C添加1000mg/kg最佳.对大口黑鲈消化酶研究,消化器官蛋白酶活力:胃>幽门盲囊>肠,肝脏无酶活性;各消化器官蛋白酶最适温度:胃40℃、幽门盲囊55℃、肠45℃;最适pH为:胃2.4、幽门盲囊7.6、肠8.0;最适底物浓度则为:胃2%、幽门盲囊2%、肠1%.淀粉酶活力:肝脏活力最高,其次幽门盲囊、肠,胃最低;最适温度为:肝脏40℃、幽门盲囊30℃、肠40℃、胃35℃;最适pH为:肝7.2、幽门盲囊8.0、肠8.4、胃6.4;适宜底物浓度:肝脏1%、幽门盲囊4%、肠2%、胃2%.对于大口黑鲈脂肪酶还未有研究.与大口黑鲈消化酶活性相关的饲料添加剂:半胱胺盐在0-648 mg/kg以内,植酸酶不应超过1000 U/kg的添加量,胆汁酸添加量为253.8-283.3 mg/kg,最高剂量为300mg/kg.目前对大口黑鲈各营养物质的研究和消化酶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营养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尚未研制出来,还需求人们去不断探索各营养物质的最佳配比和内源消化机理的研究,为饲料的研发提供参考.

分类号: S965.211:S963.16

  • 相关文献

[1]美国红鱼的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 李来好,刁石强,郭根喜. 2004

[2]梭鲈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 赵杰,郑先虎,刘洋,孙志鹏,徐艺华,鲁翠云. 2024

[3]大口黑鲈饲料营养需求及鱼粉替代研究进展. 王凯,梁化亮,黄东宇,任鸣春. 2024

[4]温度和pH对斜带髭鲷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张建强. 2008

[5]投喂冰鱼下杂鱼和配合饲料对大口黑鲈养殖水质的影响. 王广军,吴锐全,谢骏,余德光,谢一荣,王海英. 2009

[6]配合饲料、冰鲜杂鱼对大口黑鲈生长和LPL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朱择敏,马冬梅,白俊杰,樊佳佳,廖国礼,梁旭方. 2014

[7]驯食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3个选育世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樊佳佳,白俊杰,李胜杰,马冬梅,姜鹏. 2019

[8]大口黑鲈投喂两种不同饲料对水质指标的影响. 王广军,吴锐全,谢骏,余德光,王海英,胡朝莹,郁二蒙. 2009

[9]两种饲料对大口黑鲈生长、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酶活性影响. 关胜军. 2006

[10]转食饲料对大口黑鲈幼鱼的存活率、抗氧化酶和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马兴宇,唐忠林,陈树桥,周国勤,徐钢春. 2024

[11]鲟鱼的营养需要研究进展与探讨. 彭翔,张洪玉,夏磊,刘晓勇,赵明军. 2012

[12]基于居民营养需求的中长期水产品供给与消费研究. 赵明军,孙慧武,王宇光,刘龙腾,朱雪梅,刘子飞,王小虎. 2019

[13]团头鲂对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张媛媛,刘波,周传朋,戈贤平,谢骏,徐跑. 2010

[14]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养殖中期对饲料硒的需求量. 谈枫,梁萌青,郑珂珂,徐后国. 2015

[15]海水仔稚鱼的营养需求与微颗粒饲料研究进展. 常青,梁萌青,张汉华,陈四清,王家林. 2009

[16]克氏原螯虾营养与饲料的研究进展. 史振鹏,王爱民,陈开健,胡毅,刘飞,於叶兵,田红艳,刘波. 2019

[17]大规格花鲈对饲料中缬氨酸的需求量研究. 卫育良,窦秀丽,梁萌青,徐后国. 2021

[18]黑鲷营养需求与饲料研究进展. 王裕玉,徐钢春,张志伟,张志勇,聂志娟,邵乃麟,徐跑. 2020

[19]河蟹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技术. 刘兴国. 2001

[20]对虾幼体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杨育凯,黄小林,林黑着,陈利雄,李涛,黄忠,虞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