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游永亮
作者: 游永亮 1 ; 李源 1 ; 武瑞鑫 1 ; 刘贵波 1 ; 赵海明 1 ;
作者机构: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河北衡水 053000
关键词: 紫花苜蓿;灌溉处理;产草量;农艺性状;水分利用效率
会议名称: 2018中国草学会年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草学会
页码: 00000162-00000170
摘要: 为了探讨适宜海河平原区苜蓿的适宜灌溉技术,2015-2017年选用1龄苜蓿和2龄苜蓿为试验材料,设置6种灌溉处理,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苜蓿产草量、农艺性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海河平原区,苜蓿产草量随着灌水量增加略有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年增加灌水量225mm处理与不灌水处理相比,苜蓿3年累计增产仅为6.13×103kg/hm2,并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苜蓿水分利用效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极显著(P<0.01).在年度降雨量较少,特别是冬春季节降雨较少的年份,建议对苜蓿进行补灌1次冻水,灌水量75mm,对提高苜蓿当年生物产量以及提高苜蓿持续生产能力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分类号: S542.071
- 相关文献
[1]灌溉时期和灌水量对海河平原区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游永亮,李源,武瑞鑫,刘贵波,赵海明. 2019
[2]不同秋眠级苜蓿品种在海河平原区的适应性评价. 赵海明,游永亮,李源,武瑞鑫,柴岳平,刘贵波. 2020
[3]海河平原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武瑞鑫,赵海明,李源,游永亮,刘贵波. 2018
[4]黑龙港地区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期研究. 刘贵波,乔仁甫,赵海明,谢楠. 2007
[5]海河平原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评价. 武瑞鑫,赵海明,李源,游永亮,刘贵波. 2018
[6]海河平原区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评价. 武瑞鑫,赵海明,李源,游永亮,刘贵波. 2018
[7]刈割制度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游永亮,赵海明,李源,武瑞鑫,刘贵波. 2018
[8]抗逆高产国审'冀饲3号'饲用小黑麦新品种的选育. 游永亮,赵海明,李源,武瑞鑫,刘贵波. 2020
[9]单作紫花苜蓿田夏季套作不同饲草作物生产性能、效益评价. 李源,赵海明,游永亮,武瑞鑫,刘贵波. 2018
[10]免耕直播对谷子耗水量、水分利用 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刘朋程,于国红,崔海英,郭安强,杜红,郝洪波,李明哲. 2020
[11]播量与水肥耦合对河北秋闲田饲用谷子产量的影响. 周汉章,刘环,王新玉,王新栋,侯升林. 2016
[12]种植密度和间作豆科牧草对青贮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 赵海明,游永亮,武瑞鑫,翟兰菊,宋凤格,李源. 2020
[13]几种饲草作物的饲用品质及产草量比较试验. 刘贵波,乔仁甫. 2005
[14]高丹草新品种在河北平原农区的引进筛选. 刘贵波,乔仁甫. 2005
[15]春播高丹草在河北低平原区的播期效应研究. 谢楠,赵海明,刘贵波,乔仁甫,张丽. 2007
[16]内源激素对作物高效用水的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张凤莲,董文琦,岳增良,董宝娣. 2011
[17]河北省种植业高效用水预测研究. 石晨阳,王桂荣,王慧军,蒲娜娜. 2012
[18]断根对不同根型小麦光合和生长的影响. 柳斌辉,刘子会,张文英,李源,栗雨勤. 2008
[19]不同灌水下限对盆栽油葵生长、耗水及产量的影响. 姚佳宾,李和平,吴鑫淼,高赢磊,李积铭,李爱国,郄志红. 2018
[20]微喷灌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郑孟静,张丽华,董志强,申海平,姚海坡,张丽荣,贾秀领.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盐胁迫对燕麦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峰;高宏云;张翀;张宝英;马建富;郭娜;白苇;方爱国;杨志敏;李源
关键词:燕麦;盐胁迫;光合作用;抗氧化剂;酚类;生理特性
-
"小麦青贮"事件引发的关于黄淮海区草业问题的思考-以河北省为例
作者:游永亮;刘贵波
关键词:小麦青贮;科学评价;发生根源;解决路径
-
水肥协作对华北平原豆禾混播牧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吴琼;姚泽英;位晓婷;逯新明;武瑞鑫;游永亮;胡蒙爱;石丽娜;石雨川;李源;赵海明;韩伽怡;邵新庆
关键词:水肥协作;豆禾混播;生产性能;模糊综合评价;营养品质
-
不同品种饲用小黑麦青贮瘤胃发酵参数和降解特性的研究
作者:王思伟;刘婷婷;王雅晶;石少轻;游永亮;彭朋;梁爽;王昆
关键词:饲用小黑麦;青贮;营养品质;瘤胃发酵参数;瘤胃降解特性
-
适宜边际土地利用的特色优异饲草新品种——冀饲3号饲用小黑麦和冀草6号褐色中脉高丹草
作者:武瑞鑫;石霞;贾文娟;李源;游永亮;赵海明
关键词:
-
华北平原区饲用小黑麦与褐色中脉高丹草复种模式研究
作者:武瑞鑫;石霞;贾文娟;游永亮;赵海明;李源
关键词:饲用小黑麦;‘冀饲3号’;褐色中脉;高丹草;‘冀草6号’;复种模式
-
饲用麦类作物的生物量积累和营养品质动态变化规律
作者:游永亮;赵海明;李源;武瑞鑫;刘贵波;周健东;陈俊峰
关键词:饲用麦类;生物量;营养成分;动态变化;Milk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