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选育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发明人: 伍林涛;杜才富;韩宏仕;奉斌;张敏琴;曾章丽

专利号: CN201310025393.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选育的方法,该方法选择优良隐性核不育两系不育系B株套袋自交,获得自交无育性分离油菜植株;以获得的自交无育性分离油菜植株为轮回亲本,与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两型系回交,在回交后代群体进行自交、测交选育获得新的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与临保系测交,获得不育株100%的全不育系。本发明选育程序简单、速度快、可操作性强,获得的纯合两型系遗传稳定、配合力高,可方便地应用于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杂交油菜新品种的选育。

  • 相关文献

[1]高油分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60AB及同型临保系60C的选育. 韩宏仕,伍林涛,张敏琴,雷绍林,喻时周,向阳. 2018

[2]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统不育系材料选育中常见的育性分离及基因型判断. 韩宏仕,张敏琴,高志宏. 2021

[3]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 2010

[4]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李敏. 2007

[5]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细胞核雄性不育三系的转育方法. 陈大伦,张瑞茂,李敏,胡腾文. 2007

[6]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ZWAB的遗传差异分析. 李德文,王瑞,张太平,魏忠芬,王军. 2012

[7]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Ⅶ亲本的提纯鉴定整理技术规范及效果.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 2006

[8]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油菜临保系的遗传改良. 伍林涛,奉斌,韩宏仕,曾章丽,杜才富,张敏琴. 2016

[9]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 Ⅰ.DNA快速制备及纯度检测. 李超,饶勇,陈静,刘作易,肖华贵,陶刚,朱英,宋杰轩. 2004

[10]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AB的选育. 赵继献,王华,汤晓华. 2004

[11]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黄泽素,杨晓容,王通强,代文东,李德珍. 2004

[12]甘蓝型黄籽双低高油份核不育材料1528 AB的选育及应用. 秦信蓉,杜才富. 2008

[13]我国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的研究与利用. 韩宏仕. 2006

[14]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汤勇,周荣,周棱波,白俊霞. 2012

[15]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花油203的选育. 汤晓华,陈芝能,王华,王海林. 2011

[16]甘蓝型同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系117A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的研究. 张瑞茂,侯国佐. 1997

[17]黔甘3号甘蓝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吴康云,孟平红,郭惊涛,罗克明,邓英,励启腾. 2007

[18]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繁殖技术研究. 陈大伦,张瑞茂,曾章丽,李敏. 2014

[19]水稻披叶标记性状遗传分析. 杨占烈,黄宗洪,向关伦,甘雨,潘建慧. 2002

[20]高秆隐性水稻Grlc的遗传与利用研究——I.Grlc及其测交F_1的株高特征和秆型. 廖昌礼,倪克鱼,刘远坤,黄宗洪. 198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