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赤眼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发明人: 张帆;王素琴;罗晨

专利号: CN200510002748.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眼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寄主卵的生产:柞蚕茧的选择与贮藏;茧的加温;收蛾贮藏;剖腹采卵洗卵;卵的消毒与晾干;(2)蜂种繁育;(3)接蜂;(4)产卵并筛去成蜂;(5)发育培育;(6)产品的清选;(7)制卡;(8)蜂卡保存;(9)暖卡释放。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完善了优势蜂种选择和繁蜂技术,实现了优质、高效、大批量繁殖赤眼蜂,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领域,用于防治棉铃虫等农林害虫,满足生产的需要。

  • 相关文献

[1]人工卵大量繁殖赤眼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田间应用技术. 王素琴,罗晨,张帆,张芝利. 2005

[2]奶牛亲子鉴定应用的标记和方法研究进展. 周磊,刘林,初芹,刘剑锋,王雅春,张沅. 2010

[3]北美洲日中性草莓品种的选育. 张运涛,董静,王桂霞. 2004

[4]三种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田间控害效果比较. 李姝,郑和斌,陈立玲,陈俸,郭荣,王彬,张帆. 2018

[5]赤眼蜂抗药性的选育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吴红波,金道超,张帆. 2003

[6]半自然条件下几种赤眼蜂及品系对亚洲玉米螟卵寄生能力比较. 张帆,王素琴,张君明,孟昭君,李德刚. 2004

[7]不同品系赤眼蜂对烟青虫卵的寄生力比较. 王福莲,侯茂林,张帆,万方浩. 2005

[8]不同繁蜂寄主及密度对赤眼蜂子代寄生力的影响比较. 张帆,陶淑霞,王素琴,张君明,李凤翔,李德刚. 2005

[9]不同赤眼蜂品系ISSR-PCR条件优化及分子鉴定. 裴毅夫,李正西,王素琴,康总江. 2009

[10]四种赤眼蜂对槐尺蠖卵的寄生能力及适应性. 王泽华,杨帆,王兵,张帆,宋婧祎,王山宁. 2022

[11]赤眼蜂在我国生物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向玉勇,张帆. 2011

[12]两种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过寄生及个体发育. 王雷英,黄静,董新阳,张帆,李元喜. 2015

[13]镉胁迫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松毛虫赤眼蜂寄生的影响. 王杰,刘莎,甘甜,邸宁,王甦,李元喜. 2023

[14]不同水质的人造卵液对赤眼蜂寄生及发育的影响. 张君明,王素琴,吴钜文,罗晨. 2001

[15]不同品系赤眼蜂对烟青虫卵的寄生选择性. 王福莲,侯茂林,万方浩,张帆. 2005

[16]高效寄生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种及品系田间防治效果. 张帆,孙光芝,李赤,孟昭君,李忠友. 2004

[17]赤眼蜂蜂种及品系选择刍议. 王福莲,张帆,万方浩. 2004

[18]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对赤眼蜂寄生行为的影响及其利用. 王素琴,王振营,墨铁路,康总江. 2007

[19]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人工繁殖效果的影响. 史东杰,孙砚胜,李文通,孟素宣,梁拥军,张升利,张欣,朱莉飞. 2015

[20]不同催产剂对俄罗斯鲟人工繁殖效果的影响. 朱华,胡红霞,董颖,田照辉,王巍,袁丁,马国庆.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