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鉴别粳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1a的分子标记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陈涛;赵庆勇;姚姝;周丽慧;张亚东;朱镇;于新;骆名瑞;赵凌;王才林

专利号: CN201210078545.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粳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1a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设计合成一对正、反引物,对不同水稻植株DNA进行扩增,如果有1,145bp的特征条带即为含Rf1a恢复基因的纯合体;如果有571bp的特征条带即为不含Rf1a恢复基因的纯合体;如果同时存在1,145bp和571bp的两条特征条带,则为Rf1a恢复基因的杂合体。本发明不仅能快速、准确地鉴定水稻种质资源或其育种群体中是否含有粳稻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1a,同时能进一步区分Rf1a基因的纯合体和杂合体,预测后代基因型,大大提高对BT型粳稻恢复系的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

  • 相关文献

[1]辣椒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在杂种一代中的遗传效应. 钱芝龙,孙洁波,丁犁平,袁彩尧. 1999

[2]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与分布.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7

[3]甘蓝型油菜MICMS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新军,高建芹. 2005

[4]甘蓝型油菜MICMS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RAPD标记. 张洁夫,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陈新军,高建芹. 2004

[5]洋葱不育性鉴定及组培扩繁研究. 潘美红,杨海峰,惠林冲,薛萍,缪美华,陈微,何林玉,陈振泰. 2018

[6]组建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钱虎君,郑安俭,汤义华,焦庆清,张红生. 2010

[7]与粳稻BT型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连锁的实用SSR标记的筛选. 程保山,洪德林,万志兵,郭媛. 2011

[8]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研究与利用.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2008

[9]杂交粳稻同核异质不育系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王才林,汤述翥,汤玉庚. 1998

[10]镇麦品种相关品质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分析. 郭瑞,姚维成,陈琛,曲朝喜,温明星,刘家俊,邓垚,申雪懿,李东升. 2023

[11]SSR标记遗传距离与粳稻杂种优势的相关性分析.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陈涛,张巧凤,王才林. 2009

[12]江苏主栽粳稻品种的遗传与食味结构分析. 龚红兵,曾生元,李闯,左示敏,景德道,林添资,陈宗祥,张亚芳,钱华飞,余波,盛生兰,潘学彪. 2016

[13]江苏主推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产量优势分析. 曾生元,李闯,杜灿灿,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余波,姚维成,孙立亭,周义文,盛生兰,龚红兵. 2018

[14]Pi-ta、Pi-5、Pi-km和Pi-b基因在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对穗颈瘟的抗性. 孙旭超,陈涛,赵春芳,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姚姝,王才林. 2018

[15]Pi-ta、Pi-5、Pi-km和Pi-b基因在粳稻品种(系)中的分布及对穗颈瘟的抗性. 张善磊,孙旭超,陈涛,赵春芳,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姚姝,王才林. 2018

[16]甘薯抗逆分子研究进展(英文). 边小峰,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 2014

[17]稀土生物调节剂--细胞篇. 李伟,邱关明,李喜坤,沈阳理工大学,严长浩,周威. 2005

[18]稻-草-禽(渔)——水乡生态农业发展之评述. 黄开红,朱普平. 2000

[19]FSH、EGF、胰岛素促进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减数分裂恢复机制的研究. 李朝军,范必勤,王金(口奚),张祖暄. 1997

[20]光照状况对光抑后的恢复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 傅春霞,谭秀云,顾行影,李黄振,聂毓琦. 199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