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发明人: 王永芳;刁现民;智慧;李伟;李海权
专利号: CN20101003339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优良玉米自交系农系531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转基因育种领域。本发明以农系531的幼胚为外植体,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诱导,产生II型胚性愈伤组织,将II型胚性愈伤组织在胚状体诱导培养基中进行光下胚状体诱导,产生绿色胚状体,再将绿色胚状体转移至再生培养基中,在光下培养成再生植株,然后在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诱导、Hogland营养液中进行炼苗,使再生植株的根部长出新的粗壮的根,再移栽至营养土中缓苗培养,最后移栽至大田中,即可正常生长结实。该再生技术适用的是应用价值很高的优良自交系玉米农系531,在玉米转基因育种过程中可以使农系531玉米的优良品质得以遗传,对功能基因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颖君,刘茜,胡梦芸,高慧敏,李辉. 2011
[2]120份欧美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海忠,宋炜,王宝强,王江浩,张全国,张动敏,李兴华,魏剑锋,李荣改. 2018
[3]黄淮海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分析. 安洪周,高增玉,李魁英,和剑涵,武玉华,张全国. 2021
[4]25份引进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及利用潜力分析. 魏建伟,岳海旺,陈淑萍,谢俊良,彭海成,卜俊周. 2021
[5]不同玉米自交系萌芽期的抗旱性研究. 张磊,耿立格,王丽娜,张动敏. 2010
[6]玉米F_0代子粒品质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 李海军,张丽华,陈玲,郑积德,宋炜,王宝强,张动敏,张文英. 2006
[7]低温对玉米幼苗细胞保护酶活性及胞质质量参数的影响. 张敬贤,李俊明,崔四平,魏建昆,张海明,耿庆汉. 1993
[8]玉米自交系配合力不同估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刘玉梅,吴谋福,赵殿轩,刘来福. 1998
[9]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对六种玉米病害的抗性鉴定. 张成和,刘爱国,罗畔池,张晓青. 1993
[10]自交在桃树育种及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马之胜,贾云云,王越辉,马文会,宣立锋,张金梅. 2010
[11]优质黄肉鲜食桃新品种''美锦''. 马之胜. 2009
[12]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电子档案的建立及管理. 左永梅,李海山,宋世佳,郑振宇,李欣明. 2019
[13]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探讨. 兴连娥. 2009
[14]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以“一体化平台-预算单位端”为例. 张玉兰,李洁,王珍珍,郑书宏. 2018
[15]对目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研究. 孙明日,沙惠琴. 2013
[16]日本长野县全年养蚕八次技术体系的建立. 马双马. 1999
[17]应用清蛋白PAGE技术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的初步研究. 陈景堂,池书敏,马占元,刘志增,孟义江,祝丽英. 2001
[18]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 邸垫平,路银贵,张爱红,杨菲,田兰芝,苗洪芹. 2021
[19]不同玉米自交系对环磺酮的敏感性差异研究. 高玥,黄冀楠,许贤,李杰,李秉华,赵铂锤,祁志尊,王贵启,郭建青,刘小民. 2024
[20]玉米自交系苗期耐冷性鉴定. 李俊明. 198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作者: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关键词: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防控;产量损失
-
不同夏玉米品种对主要虫害的抗性评价
作者:王永芳;马继芳;刘佳;董志平
关键词:玉米品种;虫害;抗虫性;差异性分析
-
谷子中矮秆资源创制、遗传解析和育种利用
作者:刁现民;王立伟;智慧;张俊;李顺国;程汝宏
关键词:谷子;株高;矮秆;GA敏感性;矮88
-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茎基腐病菌周年侵染循环规律
作者:王永芳;董志平;陈立涛;王孟泉;刘佳;齐永志;勾建军;李秀芹;崔彦
关键词:秸秆还田;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小麦茎基腐病;病菌侵染;周年发生规律
-
玉米鳞翅目害虫生防药剂筛选及防控技术示范
作者:王永芳;林永岭;焦素环;王孟泉;董志平
关键词:玉米;鳞翅目害虫;生防药剂;防控技术
-
糜子EMS诱变条件优化及突变体库的构建
作者:刘亚男;降彦苗;李昊天;谭琦;刘峰;王伟博;董立;刘国庆;李海权
关键词:糜子;EMS诱变;突变体
-
小麦茎基腐病通过种子远距离传播的途径研究(研究简报)
作者:王永芳;王烨;+;刘佳;勾建军;崔彦;寇奎军;张立娇;焦素环;陈立涛;吉欣欣;蔡晓玲;任培先;谢剑锋;刘家豪;赵立强;董志平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种子传播;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周年发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