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发明人: 李超;林茂;李加纳;殷家明;杨斌;肖华贵;饶勇
专利号: CN201210161965.X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甘蓝型油菜花粉小孢子培养产胚率的方法,将甘蓝型油菜的播种时间提前,比当地油菜正常播种季节提前5~10天,并在播种前先施加底肥;从田间播种到开花期期间保持土壤水分充裕,在开花前30~40天重施追肥1次;在开花期时进行田间取蕾,选取植株长势旺、分枝多、主花序及一次分枝上的花蕾足够多的花蕾进行取蕾,取花蕾上从外到内第3~4环的花蕾;将取得的花蕾用B5-13培养基分离出游离小孢子,经过培养后,即可获得诱导出来的胚状体。结果每个花蕾的产胚量都超过了500个胚。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容易实施,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 相关文献
[1]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杨元雨,张瑞茂,黄莎,李杨,高志宏,王芳,王转转,王敏,赵德刚,宋莉,李超. 2024
[2]辣椒单倍体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付文婷. 2011
[3]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 Ⅰ.DNA快速制备及纯度检测. 李超,饶勇,陈静,刘作易,肖华贵,陶刚,朱英,宋杰轩. 2004
[4]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AB的选育. 赵继献,王华,汤晓华. 2004
[5]甘蓝型杂交油菜亲本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黄泽素,杨晓容,王通强,代文东,李德珍. 2004
[6]浅析几个因子对甘蓝型油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 黄先群,毛堂芬,李丽,董颖苹,刘永翔,徐涵. 2008
[7]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中基因型及处理条件对成苗的影响. 皮明雪,郭少敏,张涛,杨雯竹,张敏琴,吴江发,杜才富. 2020
[8]油菜花粉和柱头寿命的研究. 侯国佐. 1988
[9]甘蓝型同菜隐性胞核雄性不育系117A的原种繁殖技术规程的研究. 张瑞茂,侯国佐. 1997
[10]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11]甘蓝型隐型核不育三系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汤勇,陈东杰,汤晓华,徐春,张瑞茂. 2017
[12]早熟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早12的选育. 喻时周,秦信蓉,袁暘暘,汤勇,沈奇,赵云,杜才富. 2014
[13]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 1997
[14]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 2010
[15]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汤勇,周荣,周棱波,白俊霞. 2012
[16]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花油203的选育. 汤晓华,陈芝能,王华,王海林. 2011
[17]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高油分黄籽双低恢复系8264 R的选育. 汤勇,李风华,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8]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二号原种快速繁殖技术体系研究. 郭贵敏,江兵. 2011
[19]提高花生新品种黔花生四号繁殖系数技术研究. 江兵. 2014
[20]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高频胚诱导技术体系优化. 唐兵,陶莲,卢松,杨静,吴康云,张丽,邓英.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小孢子培养创制DW871矮秆彩色油菜新种质
作者:杨元雨;张瑞茂;黄莎;李杨;高志宏;王芳;王转转;王敏;赵德刚;宋莉;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产胚率;彩色油菜种质;DW871
-
优化肥药模式对贵州喀斯特山区直播冬油菜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凡迪;魏全全;肖华贵;饶勇;杨斌;冯泽蔚;冯文豪;曾涛
关键词:直播冬油菜;肥药模式;喀斯特山区;产量;经济效益
-
贵州地方芥菜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王璐璐;张超;杨斌;唐容;黄莎;梁峰豪
关键词:贵州;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芥菜型油菜AHK家族成员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调控粒质量性状的初步探索
作者:游亮;陈浩;肖华贵;梁峰豪;张超;王璐璐;唐容;杨斌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AHK家族;粒质量性状;表达分析
-
控释尿素和有机物料添加提高黄壤冬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
作者:魏全全;张萌;芶久兰;饶勇;顾小凤;柳玲玲;肖华贵
关键词:控释尿素;有机物料;黄壤;冬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利用
-
生、熟浆工艺包浆豆腐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
作者:杨玉美;汤鹏宇;黄道梅;孟繁博;林茂
关键词:包浆豆腐;挥发性风味物质;电子鼻;气味活度值
-
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激素敏感性及矮化突变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王敏;黄莎;张瑞茂;李杨;王芳;杨元雨;王转转;李超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DW871;油菜素内酯;赤霉素;生长素;独脚金内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