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茶长效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发明人: 杨少海;解开治;徐培智;张发宝;黄运江;唐拴虎;陈建生;黄旭

专利号: CN200910192671.1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茶长效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氮肥31.3~42.9%、磷肥8.5~8.7%、钾肥26.7~32.0%、中微肥2.6~5.1%、有机添加物10~15%、控释添加剂4~19.4%。本发明是根据油茶对N、P、K的吸收特征生产油茶专用肥,吻合油茶对N、P、K的吸收,配比合理,肥效期长,作基肥、追肥均可,养分利用率高,安全、环保;可显著提高氮素利用率,增幅在8%以上,肥效期长90~150天;在同等养分条件下,使用本发明能增加油茶果产量10%左右,可显著提升油茶果品质,含油率提升0.6个百分点以上。

  • 相关文献

[1]恩诺沙星长效注射液肌注后在猪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肖田安,尹烨华,梁眷衡,向赣平,何小华,黄显会. 2002

[2]快大型与矮小型优质种鸡蛋重与早期生长规律的分析. 马杰,陈鹏,李春雨,李娅兰,瞿浩,聂芳琪,杨纯芬,舒鼎铭. 2008

[3]水稻配方肥在兴宁市的示范效果试验初报. 张政勤,逢玉万,廖庆华,罗文贱,李国富,文伟发. 2009

[4]一种新型有机肥和蔬菜专用肥的施用效果. 林翠兰,吕业成,徐润生,郑惠典,蒙辉远,陈琼贤. 2004

[5]新型蔬菜专用肥在叶菜上的使用效果. 陈琼贤,彭志平. 2002

[6]蕹菜水培专用肥研究. 徐爱平,师长俭,郑锦荣,梁肇均,袁四清,姚文山. 1998

[7]2008年度广东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苏柱华,曹阳,万忠,杨贤智,黄永芳. 2009

[8]2010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苏柱华,曹阳,万忠,杨贤智,黄永芳. 2011

[9]2009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苏柱华,曹阳,万忠,杨贤智,黄永芳. 2010

[10]2011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苏柱华,曹阳,杨贤智,万忠,奚如春. 2012

[11]2015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董丽萍,曹阳,艾建安,曾凡青,奚如春. 2016

[12]2012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艾建安,曹阳,苏柱华,万忠,奚如春. 2013

[13]利用SRAP标记分析30份油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晏嫦妤,李家贤,何玉媚,李波,黄华林. 2014

[14]2013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艾建安,曹阳,苏柱华,万忠,奚如春. 2014

[15]2014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艾建安,黄修杰,苏柱华,万忠,李文珊,奚如春. 2015

[16]广东省油茶产业垂直协作方式分析——基于油茶种植户视角. 刘芳,罗军,陈梓蓉,王浩. 2015

[17]鼠茅草间作对茶园土壤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陈义勇,黎健龙,周波,吴小敏,崔莹莹,冯少茂,胡海涛,唐劲驰. 2023

[18]茶叶抑制肥胖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 孙世利,凌彩金,潘顺顺,苗爱清. 2011

[19]高花青素茶树新品种'丹妃'. 王青,倪尔冬,方开星,秦丹丹,潘晨东,王秋霜,李红建,姜晓辉,李波,吴华玲. 2023

[20]不同季节翠玉品种茶叶香气组分的GC-MS分析. 赖幸菲,庞式,李裕南,徐平,潘顺顺.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