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脱毒苗木研究所
发明人: 宿飞飞;吕典秋;刘尚武;王绍鹏;邱彩玲;王文重;李勇;张抒;王亚洲;李学湛
专利号: CN201020515368.9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式无糖开放组培快繁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组培繁育效率高、操作控制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循环式无糖开放组培快繁装置。包括机架、海绵、纱网、营养基质。数个该组培槽横向排列为一组,纵向倾斜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在每个该组培槽内由底向上依次放置海绵、纱网、营养基质;所述营养液循环系统由分流管、主供液管、过滤器、液泵、主吸液管、营养液池、回流管、阀门、集液槽组成。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农业试验室植物组培快繁生产。
- 相关文献
[1]鲜食玉米低损伤收获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杨金砖. 2023
[2]浓度梯度凝胶配制的简易装置设计及应用效果. 王德国,雷勃钧,张俐俐,刘琦,刘昭军. 2006
[3]一种秸秆粉碎还田方法及装置的设计. 王可新,谢洪昌,王晨平,王海礁. 2022
[4]丽格海棠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司亮,谭魏,尤海波,孙伟. 2009
[5]蝴蝶兰组织培养中丛生芽增殖的研究. 谭巍,尤海波,刘博文. 2011
[6]马铃薯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简化的研究. 宿飞飞. 2009
[7]B_9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移栽结薯数的影响. 宿飞飞. 2010
[8]软枣猕猴桃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于佩田,石梦媛,李岳,董坤,王荣,孟凡娟. 2023
[9]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 于德才,李学湛,吕晓波,吕典秋,何云霞,白艳菊,胡林双,张儒喜,黄元璜. 2003
[10]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 刘博文. 2017
[11]蝴蝶兰组培苗出瓶的研究. 谭巍. 2011
[12]月季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于非,王禹,张毓. 2017
[13]野生软枣猕猴桃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于非. 2017
[14]树莓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于非. 2017
[15]草莓茎尖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于非. 2017
[16]大蒜茎尖脱毒及快繁研究. 于德才,李学湛,吕典秋,白艳菊,张红骥. 2005
[17]大豆不同品种根内类黄酮提取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段玉玺,李海燕,陈立杰,陈井生. 2014
[18]大果沙棘杂交后代果实主要成分遗传变异倾向研究. 于泽源,李兴国,单金友,齐虹凌. 2007
[19]果实内糖的积累与糖代谢相关酶. 李金龙.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作者:毛彦芝;孙贺光;李庆全;郭梅;王文重;魏琪;董学志;闵凡祥;孙晶;宋晓宇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监测预警;中心病株;遥感技术;分子技术;信息技术
-
马铃薯疮痂病抗病种质资源评价筛选
作者:王越;宿飞飞;胡柏耿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系);疮痂病;抗性评价;种质资源筛选
-
外源Ca2+对玉米幼苗镉胁迫的缓解效应
作者:邸桂俐;高艳玲;张抒;韩树鑫;王鹏;林长水;高超;王建丽;邢星;范国权
关键词:玉米幼苗;镉胁迫;Ca2+;生理生化指标
-
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邱彩玲;陈悦;冯振月;刘德福;高艳玲;张威;蒙元燕;黄先敏
关键词: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脱除;进展
-
马铃薯种薯催芽、切块和包衣对其立枯丝核菌病的影响
作者:范国权;喻江;高艳玲;李庆全;张抒;于镇华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处理;立枯丝核菌;病情分级;质量控制
-
低温胁迫下工业大麻中大麻二酚含量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作者:王文重;张利国;房郁妍;郑楠;张明;闫博巍;张元野;隋月
关键词:大麻;大麻二酚;低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
-
云南昭通马铃薯不同品种感染病毒种类及其差异
作者:邱彩玲;陈悦;冯振月;刘德福;张威;高艳玲;李勇;黄先敏
关键词:云南;地方马铃薯品种;病毒;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