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
发明人: 王立达;武琳琳;赵秀梅;李敏;柴丽丽;韩业辉;于洋;赵蕾;董风雪;马波;王成;赵索;李馨园;韩冬伟;李青超
专利号: CN201620239066.0
摘要: 一种安全且便于捆绑的赤眼蜂蜂卡,它涉及一种赤眼蜂蜂卡。现有赤眼蜂蜂卡易损坏、防风雨以及防止阳光直射的性能差,导致赤眼蜂寄生卵成活率低下,同时不容易固定在农林作物上,容易脱落。本产品中下组成板朝向上组成板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一胶层,第一胶层上均匀布置有多个赤眼蜂寄生卵群,四个挡条依次排列在上组成板和下组成板之间,每两个相邻挡条之间间隙设置,每个挡条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缺口,上组成板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至少一个上通孔,下组成板沿其厚度方向加工有与上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的下通孔,上通孔与其对应的下通孔之间穿设有一根柔性连接绳。本产品结构简单且具有多种功能,稳定且安全。
- 相关文献
[1]兔眼部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苗艳,朱庆贺,兰世捷,张蕾,李丹,金振华,张红,田秋丰,冯万宇,于辰龙,王丽坤,刘秋瑾,姚爽. 2023
[2]赤眼蜂是防治玉米螟的最佳选择. 崔万里. 1997
[3]防治大豆食心虫的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苗亿,韩业辉,刘洋,兰红宇,王立达,武林琳. 2018
[4]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5]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6]不同种类赤眼蜂对田间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王连霞,何康来,罗宝君,赵秀梅,姜晓军,郑旭,袁明. 2015
[7]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刘洋. 2020
[8]黑龙江省白菜田赤眼蜂的采集与鉴定. 刘岩,张树权,陈思,武琳琳,黄文功,刘思竹,周菲,陈晶,李岑,胡莹莹,袁红梅,姚玉波,张利国. 2020
[9]不同赤眼蜂蜂种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罗宝君. 2017
[10]一代区亚洲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赵秀梅,王连霞,曹丽萍. 2016
[11]甜菜夜蛾人工饲料筛选. 邵天玉,刘兴龙,刘春来,王爽,杨帆,夏吉星,王克勤. 2016
[12]螟黄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 2015
[13]4种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兰英,王泽胤,赵秀梅,刘悦,李青超,王立达,马晨,刘洋,刘颖. 2023
[14]赤眼蜂对向日葵螟的防治研究. 李敏,康子洋. 2014
[15]不同种类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比较. 王连霞. 2013
[16]应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研究. 王克勤. 1996
[17]防治大豆食心虫方法的研究. 赵晓丽. 2004
[18]不同赤眼蜂蜂种防治向日葵螟的应用效果. 罗宝君. 2015
[19]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估. 赵秀梅,张树权,李维艳,沈凤云. 2010
[20]不同寄主卵繁育螟黄赤眼蜂对大豆食心虫寄生效果比较研究. 王连霞.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4年1-10月我国农产品贸易额前十国家、地区和贸易额前十省市区变化
作者:闫文义;申惠波;董风雪
关键词: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160份大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浩月;韩冬伟;张笛;王振;朱治佳;王连霞;张金东;李明;袁明
关键词:大豆种质资源;荚粒数;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
-
2024年黑龙江省玉米主栽品种及美国玉米品质变化分析
作者:董风雪;闫文义;申惠波
关键词: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丙硫菌唑及其复配制剂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李子豪;兰英;李青超;刘悦;刘洋;赵立光;刘颖;赵秀梅
关键词:丙硫菌唑;玉米;大斑病;防治效果;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