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发明人: 杨菁;管崇武;王振华
专利号: CN201110321188.6
摘要: 一种处理高密度水产养殖污水的工艺方法,向微生物絮凝反应器泵入高密度水产养殖污水,其内投加经活化培养后的枯草杆菌种子菌液,种子菌液与养殖污水体积比:1~3∶100;反应器内的底部均匀设置曝气装置,气水比:2~2.5∶1,溶解氧:2~3mg/L;泵入的污水与投入其中的种子菌液在鼓风曝气作用下充分混合,生产生物絮凝剂、分解有机物、增殖微生物,混合反应时间为0.8~1.2小时;微生物絮凝反应器内所产生的混合液,流经沉淀-生物处理反应器。沉淀-生物处理反应器依靠自然通风供氧,内充填悬浮生物滤料,充填率为25~30%;沉淀-生物处理反应器内进行混合液的固液分离及生化反应;产生的沉积物除部分回流污泥外均集中排放,回流污泥至微生物絮凝反应器,净水回至养殖池。
- 相关文献
[1]生物膜水质修复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废水的研究进展. 李志斐,王金林,郁二蒙,王广军,谢骏. 2017
[2]水产健康养殖与食品安全. 赵法箴,王群,李健. 2005
[3]人工湿地在处理养殖污水中的应用研究. 王贤瑞,何雅萍. 2012
[4]小球藻脱氮除磷及其生物量增殖潜力的研究. 杨福利,李秀辰,白晓磊,金星,曲孟. 2014
[5]循环水养殖中不同载体生物滤器的水质净化效果分析. 宋奔奔,单建军,刘鹏. 2014
[6]养殖密度对循环水系统中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生长的影响. 乔玮,宋协法,高淳仁,刘滨,雷霁霖,翟介明. 2014
[7]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生长及高密度胁迫后生理响应变化的比较. 强俊,杨弘,何杰,王辉,徐跑,朱志祥. 2014
[8]主养草鱼高密度池塘溶氧收支平衡的研究. 龚望宝,余德光,王广军,谢骏,张敬旺,李志斐,郁二蒙,王海英. 2013
[9]不同饵料对卤虫高密度养成的影响. 杨小静. 2006
[10]涌浪机在对虾养殖中增氧作用的研究. 管崇武,刘晃,宋红桥,张成林. 2012
[11]菲律宾蛤仔大规模高密度人工育苗技术. 方建光. 2006
[12]浅析渔船污(废)水的综合处理. 赵新颖,黎建勋,谌志新. 2011
[13]典型污水处理厂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迁移及负荷研究. 周鹏,于慧娟,赵建华,蔡友琼,刘莉莉. 2016
[14]建设一流水产科研机构的思考——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 杨子江,王衍亮. 2005
[15]我国水产种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刘永新,李梦龙,方辉,李乐,王书. 2018
[16]我国水产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刘英杰,刘永新,方辉,韩刚,李梦龙,李学梅. 2015
[17]水产标准编制说明编写主要问题分析. 房金岑,韩刚,何雅静,孙涛. 2019
[18]水产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林善婷,胡晓,李来好,杨贤庆,吴燕燕,陈胜军,赵永强,李春生,潘创. 2020
[19]代谢组学在水产品品质与安全中的研究进展. 李锐,孙祖莉,杨贤庆,李来好,魏涯,岑剑伟,王晶,赵永强. 2020
[20]基于水产数据库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的初步研究. 张红燕,贺艳辉,龚赟翀,袁永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斑鳢健康养殖技术应用试验
作者:杨菁;黄宝松;李敏和;张新铖;欧密;陈昆慈;赵建;杨慧荣
关键词:
-
杂交鳢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作者:杨菁;张新铖;欧密;陈昆慈;赵建
关键词:
-
循环水养殖系统氧锥运行参数设计
作者:杨菁;管崇武;宋红桥;吴凡
关键词:氧锥;增氧;循环水养殖系统;运行参数
-
管道式微孔增氧装置的增氧性能研究
作者:管崇武;单建军;宋红桥;吴凡;陈石
关键词:管道式微孔增氧装置;增氧性能;进气量;氧利用率;循环水养殖
-
南北方越冬对皱纹盘鲍生长的影响
作者:卢龙飞;李长青;常丽荣;李加琦;胡晓丽;刘力源;倪甜;王振华
关键词:皱纹盘鲍;越冬模式;品种(系);生长;龄期
-
底推流量对养殖工船分隔式舱养系统水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作者:管崇武;张宇雷;张成林
关键词:养殖工船;舱养系统;深远海养殖;底推流;氨氮;浊度;水色
-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增氧技术应用研究
作者:宋红桥;管崇武
关键词:水产养殖;溶氧;增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