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秸条带状深耕还田小麦种植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刘建;魏亚凤;杨美英;薛亚光;李波;汪波

专利号: CN201510166438.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秸条带状深耕还田小麦种植方法,包括稻秸条带状疏理、稻秸条带状深耕还田、浅耕并进行田块整平、小麦条带状播种等步骤。本发明的优点:一是稻秸深翻还田,有利于控制秸秆所带的病菌和虫卵在田间传播与为害;二是小麦条带状种植,且种植在没有深耕过的地块,使得小麦根层土壤具有较高的肥力,有利于全苗壮苗;三是条带状耕作能够显著降低机械能耗,秸秆深耕带逐年合理轮换,能够加深土壤耕作层,提高土壤肥力。

  • 相关文献

[1]不同还田量及还田方式下稻秸淋洗对小麦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亚慧,王宁,于建光,豆利岭,刘满强,焦加国. 2020

[2]不同土壤和播种深度下稻秸淋洗对小麦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豆利岭,刘庆峰,王宁,于建光,刘满强,张永春,艾玉春. 2019

[3]小麦属不同种间胚组织培养的诱导与分化. 陆维忠,佘建明,吴鹤鸣,周邗扬,葛美蓉,温奎. 1989

[4]阳台蔬菜种植技术. 姜永平,宋益民,章洪娟,邱海荣. 2016

[5]稻秸生物水解的影响因子. 朱瑾,叶小梅,常志州,王世梅,邹敦强. 2011

[6]底物浓度和接种率对稻秸沼气启动的影响. 杜静,常志州,叶小梅,钱玉婷. 2011

[7]不同因素对秸秆两相厌氧消化的影响. 朱瑾,叶小梅,常志州,许智,杜静. 2011

[8]稻秸中吡虫啉和三环唑的降解动态及其残留. 桂维阳,许能祥,程云辉,董臣飞,沈益新,顾洪如,丁成龙. 2014

[9]外源无机添加物对稻秸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 高白茹,常志州,叶小梅,杜静,王世梅. 2011

[10]堆肥预处理对稻秸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影响. 高白茹,常志州,叶小梅,杜静,徐跃定,张建英. 2010

[11]稻秸与玉米秸、杂交狼尾草及象草混合青贮的研究. 许能祥,丁成龙,顾洪如,程云辉,王康,王兴刚. 2012

[12]稻秸、餐厨垃圾及人粪尿混合厌氧发酵. 许智,叶小梅,常志州,朱瑾,杜静,徐跃定,张建英. 2012

[13]稻秸、象草和杂交狼尾草青贮的研究. 许能祥,丁成龙,顾洪如,程云辉,侯晓静. 2011

[14]碳氮比对稻秸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 李玉春,陈广银,常志州,毛正荣,叶小梅,杜静,鲍习峰,周立祥. 2012

[15]稻-草-禽(渔)——水乡生态农业发展之评述. 黄开红,朱普平. 2000

[16]苏南稻麦两熟区秸秆全量机械还田的效果与技术. 顾志权,钱卫飞,陆建华,李庆康,赵强基. 2000

[17]稻麦秸秆行(沟)式套埋轻简还田模式与配套技术. 魏亚凤,刘建,李波,汪波,季桦. 2013

[18]2012年里下河地区小麦减产气候影响浅析. 康建鹏,范文,张渊,高德荣,柏中绘. 2013

[19]生物技术与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 陆维忠,马鸿翔. 2002

[20]江苏省徐州地区重要出口蔬菜牛蒡研究现状. 冯营,胡新燕,孙亚伟,李卫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