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黄绍敏;宝德俊;郭斗斗;张水清;张龙明;李霞
专利号: CN200910064978.3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土壤原状搬迁、复原方法及原状土方的固定模具。其方法步骤为:把土壤割锯成若干个规则的土方,以固定模具固定后,起吊并平稳地运至搬迁地,在承接基垦中以相应的顺序进行无缝拼接,再泥浆浇灌对接后的土壤边际,促使对接边际快速融合;本发明方法所用的一种原状土方固定模具包括围罩体、活动对接于围罩体底端的切割底板及使围罩体与底板紧固连接的紧固构件,在围罩体上端边沿内侧设置有起吊钩鼻。本发明方法能有效的维护土壤原状性,对土壤结构扰动较小,最大程度的保留搬迁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使土壤信息得以延续。实施搬迁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在作物生长的任何时期进行,不影响试验的整体进程,且搬迁效率较高,成本较低。
- 相关文献
[1]原状土与填装土水分特征曲线及孔隙分布的比较研究. 王守刚,刘小粉,刘春增,李本银,薛毅芳. 2014
[2]论新形势下科研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胡海燕. 2009
[3]中文农业科技文献检索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任银玲,张莉. 2011
[4]一种提高实验重复性的大豆胞囊线虫抗性鉴定方法. 练云,周扬,雷晨芳,武永康,李海朝,王仕伟,王金社,卢为国. 2022
[5]GIS支持下豫东地区土壤野外采样布点方法探索. 李梅,张学雷,武继承. 2011
[6]用小麦离体叶段鉴定抗白粉病性的方法. 何文兰,宋玉立,张忠山,何家泌. 1998
[7]植物诱导抗病性及其研究现状. 刘喜存,刘红彦,李洪连. 2006
[8]河南地区花生一年两熟方法研究. 张俊,刘娟,臧秀旺,汤丰收,董文召,张忠信,苗利娟,徐静. 2017
[9]保水剂对土壤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松涛,王汉民,曹雯梅,马丽,房卫平. 2006
[10]不同类型小麦在豫南地区的品质表现. 孙君艳,张凯,程泽强. 2005
[11]长期不同施肥结构条件下的土壤植烟效应研究. 张翔,范艺宽,宝德俊,毛家伟,马京民,桂言伟. 2009
[12]新建茶园土壤pH改良技术——以豫北卢仝茶园为例. 赵兴华,燕树锋,刘海芳,贾永贵. 2016
[13]不同施肥模式对豫中植烟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阎小毛,闫伸,李彦平,郭芳阳,曹小涛,孙永军. 2015
[14]河南省主要林业土壤现状与改良建议. 毛家伟,任银玲,张翔. 2011
[15]田块尺度污染农田土壤铅、镉和砷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启示. 赵宗生,邱坤艳,祝慧娜,卓文飞,韩科,王龙飞,赵林林,李立平. 2019
[16]生物炭和草酸活化磷矿粉对镉镍复合污染土壤的应用效果. 段然,胡红青,付庆灵,寇长林. 2017
[17]河南省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 程丽红,丁攀,张敏. 2018
[18]不同方法提取土壤、活性污泥中总DNA的比较研究. 魏斐,杨丽荣,吴坤,薛保国. 2012
[19]不同生物型肥料对烤烟养分积累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程培军,郝浩浩,张翔,李亮,司贤宗,索炎炎,杨立均. 2021
[20]旱作烤烟膜秸组合覆盖对土壤性质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邱岭军,张翔,毛家伟,李亮,李琦,司贤宗,索炎炎,程培军,孔德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肥模式对大豆生长季土壤有效氮供给的影响
作者:丁世杰;黄绍敏;张水清;郭斗斗;宋晓;张珂珂;岳克;郭腾飞
关键词:施肥模式;有效氮;有机氮矿化酶;氨化作用强度;硝化潜势
-
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的同化利用玉米秸秆碳微生物群落演替研究
作者:陈霄龙;郭腾飞;张倩;岳克;张珂珂;宋晓;丁世杰;张水清;黄绍敏
关键词:13C玉米秸秆;DNA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微生物类群;群落演替
-
秸秆还田及不同比例控失尿素对华北平原小麦产量及潮土性质影响
作者:张水清;涂昊泽;岳克;黄绍敏;张博;宋晓;郭斗斗;张珂珂;岳艳军
关键词:控失尿素;秸秆还田;土壤养分;硝态氮;籽粒产量;氮肥利用率
-
潮土磷库组成及累积磷的消耗转化特征
作者:郭斗斗;张珂珂;黄绍敏;宋晓;张水清;岳克;郭腾飞
关键词:潮土;累积磷有效性;磷转化;缓效磷库;生物耗竭;磷地力
-
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作者:宋晓;张珂珂;岳克;岳艳军;张歆玥;黄绍敏;郭腾飞;郭斗斗;张水清;李向东;丁世杰;杨程
关键词:小麦;高产;氮高效;氮低效;籽粒灌浆
-
31年长期施肥对潮土中微量元素演变及小麦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作者:丁世杰;郭斗斗;张水清;宋晓;张珂珂;郭腾飞;岳克;黄绍敏;周囯勤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施肥模式;潮土;小麦;微量元素
-
黑土与潮土铁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碳对长期秸秆还田的响应
作者:孙悦;任科宇;邹洪琴;高洪军;张水清;李德近;李冰洁;廖楚芊;段英华;徐明岗
关键词:长期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有机碳性质;铁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