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海水贝类耗氧率测定用的装置

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唐保军;王建钢;仉晓文;姜朝军

专利号: CN201320713686.X

摘要: 一种海水贝类耗氧率测定用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由呼吸室、进水管、出水管、高位水槽、流量调节阀和贝类收纳槽组成,其特征是呼吸室采用一端密封的圆筒,圆筒敞口端的沿口有方形法兰,在圆筒密封的一端上部连接出水管,在方形法兰外侧装配方形盖板,方形盖板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装密封胶条,方形盖板用螺丝与圆筒的方形法兰安装密封,方形盖板的下部装有进水管连接到高位水槽底部,进水管上装有流量调节阀,高位水槽上缘有溢水口,呼吸室中的底部放置贝类收纳槽,贝类收纳槽的侧壁及盖子为网状。

  • 相关文献

[1]乳山湾海水、底质及贝类体内砷的研究. 辛福言,马绍赛,崔毅,周诗赉,陈碧鹃,陈聚法. 1997

[2]基于钨丝原子阱与直接进样技术的原子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贝类中的镉. 徐正,翟明丽,翟毓秀,冯礼,刘霁欣,尚德荣,赵艳芳,宁劲松. 2017

[3]中国海水经济贝类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田吉腾,吴薇,李嘉伟,孙秀俊,席瑞,周丽青,吴彪. 2024

[4]对虾工厂化养殖和土池养殖溶解氧消耗研究. 刘海英,曲克明,张前前,李健. 2005

[5]大鹏澳网箱养殖区沉积物耗氧的初步研究. 乔士斌,林钦. 2006

[6]工厂化养殖红鳍东方鲀摄食耗氧率研究. 张宇雷,单建军,张瑜霏. 2022

[7]不同增氧方式对精养池塘溶氧的影响. 张世羊,李谷,陶玲,李晓莉. 2013

[8]微孔扩散器形状对曝气增氧性能影响的试验. 程香菊,谢宇宁,朱丹彤,李然,谢骏. 2017

[9]微孔曝气流量与曝气管长度对水体增氧性能的影响. 程香菊,曾映雪,谢骏,龚望宝. 2014

[10]基于氧传质的池塘机械增氧节能技术. 谷坚,门涛,刘兴国,丁建乐,顾川川. 2011

[11]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贝类质量安全影响研究及其面临的任务. 马绍赛,崔正国,陈碧鹃,潘鲁青. 2012

[12]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13]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14]贝类健康化生产技术探讨. ^A乔庆林. 2004

[15]无公害贝类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乔庆林.

[16]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与碳汇量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以2006-2010年数据为例. 岳冬冬. 2011

[17]我国贝类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LOU Xiao-Yi,娄晓祎,汤云瑜,TANG Yun-Yu,TIAN Liang-Liang,田良良,SHI Yong-Fu,史永富,XIAO Dong-Xue. 2017

[18]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水悬浮颗粒物中的8种典型脂溶性藻毒素. 王艳龙,陈军辉,高莉媛,王帅,郑晓玲,孙承君,王小如. 2016

[19]Mg(OH)_2共沉淀和直接稀释联用ICP-MS法准确测定海水中的多种常量-微量元素. 刘伟,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 2017

[20]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 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