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人工授精的尼罗罗非鱼繁殖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梁宏伟;罗相忠;李忠;邹桂伟;杨永铨

专利号: CN201010560235.8

摘要: 一种涉及到水产鱼苗技术的一种人工授精的尼罗罗非鱼繁殖方法,它是将催产药物分别注入尼罗罗非鱼雄鱼和雌鱼后,使雄鱼排出精子,并收集后用0.8%生理盐水液保存液稀释4-5倍后与雌鱼排出的卵子混合搅拌3-5分钟,使卵子受精,再将受精卵孵化成鱼苗。本发明能大幅度提高尼罗罗非鱼的繁殖效率及孵化率和鱼苗的成活率,对开展尼罗罗非鱼的雌核发育、倍性育种以及家系的建立和选育提供了技术和方法的支撑。

  • 相关文献

[1]虹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授精的研究. 石连玉,尹洪滨,毛崇林,沈俊宝. 2004

[2]鳀人工授精和孵化. 万瑞景,蒙子宁. 2002

[3]尼罗罗非鱼性别决定和分化的分子细胞学证据. 董在杰,尤洋,袁新华,陈家长,徐跑. 2010

[4]尼罗罗非鱼肠道及养殖环境中菌群结构与链球菌病的相关性研究. 刘志刚,卢迈新,可小丽,王淼,张德锋. 2018

[5]人工繁殖大洋河刀鲚幼鱼短途运输及越冬技术研究. 李忠红,李耕,李爽,姜志强,孙述好. 2018

[6]中国对虾四种人工授精方法的比较分析. 罗坤,张天时,田炎炎,杨翠华,张庆文,孔杰. 2006

[7]Ti人工授精和孵化. 万瑞景,蒙子宁. 2002

[8]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家系构建及不同家系间生长性能比较. 罗坤,夏永涛,王斌,孔杰,苏兴雪,许式见,张大海. 2015

[9]中国对虾家系建立及不同家系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 张天时,孔杰,刘萍,王清印,张庆文. 2007

[10]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的人工种间杂交及其同工酶分析. 傅洪拓,龚永生,吴滟,徐跑,吴清江. 2004

[11]洗卵液中高白鲑精子运动时间的研究. 宋苏祥,牟振波. 1991

[12]虹鳟的养殖:(二)虹鳟的人工繁殖. 刘雄,金国善. 1983

[13]舟山渔场银鲳人工授精及孵化. 施兆鸿,赵峰,王建钢,彭士明,王海平. 2009

[14]兴凯湖翘嘴红鮊人工授精胚胎发育初步观察. 张晓光,陈惠,孙书清,张永新,李雪燕,孟兆君. 1998

[15]哲罗鲑(♀)×细鳞鲑(♂)规模化繁育及杂种生长特性研究. 郭文学,佟广香,张永泉,王雪娇,齐鹏. 2015

[16]红树林种植-养殖耦合系统中尼罗罗非鱼的食源分析. 徐姗楠,陈作志,黄洪辉,黄小平,李适宇. 2010

[17]尼罗罗非鱼卵黄脂磷蛋白的分离纯化与性质鉴定. 单瑞后,王松,王骏,王军,汝少国. 2015

[18]基于P-糖蛋白基因表达评价尼罗罗非鱼体内恩诺沙星代谢“首过效应”. 胡鲲,程钢,吕利群,章海鑫,王会聪. 2013

[19]饥饿对繁殖期尼罗罗非鱼肌肉生化成分和性腺发育的影响.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王勇,施炜纲. 2011

[20]慢性氨氮胁迫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生长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徐杨,肖炜,李大宇,邹芝英,祝璟琳,韩珏,杨弘.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