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轮虫类、枝角类与桡足类浮游动物的采集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呈祥;顾若波;郑金良;徐钢春;徐跑

专利号: CN200910036288.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虫类、枝角类与桡足类浮游动物的采集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采集步骤:选定水体中浮游动物密度在10个/mL以上的河道、沟渠或池塘等采集水域;固定采集装置并启动潜水泵,使水泵进水口离水面30~50cm,启动水泵后每1~2小时收集一次浮游动物;将收集的浮游动物根据不同用途,用不同网目筛绢进行分离并用干净池塘水进行清洗1~3遍。本发明采用的装置结构简单、取材容易、使用方便,可充分利用各种淡水水体中自然繁殖而且容易再生的天然浮游动物资源,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适合在静水、缓流水域及大小不同水体中使用,具有高效、经济、实用等特点。

  • 相关文献

[1]拟穴青蟹池塘育苗生物饵料的初步研究. 齐计兵,乔振国,顾孝连,马凌波,沈昂绿. 2015

[2]东海浮游枝角类生态学研究. 徐兆礼,王云龙,袁骐. 2006

[3]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枝角类和涟虫类生态学. 陈佳杰,徐兆礼,陈雪忠. 2008

[4]东海浮游枝角类和涟虫类生态适应性. 徐兆礼,高倩,陈华,陈佳杰,蔡萌. 2007

[5]颗粒直链藻水华生消对婆罗异剑水蚤(桡足类)种群动态的影响. 马增岭,高倩,赵敏. 2014

[6]象山港特定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和物种年际及季节变化. 杜秀宁,王云龙. 2014

[7]湛江湾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周年变化. 龚玉艳,张才学,陈作志,叶丽娣,陈伟杰,王伟荣,孙省利. 2015

[8]长江口枝角类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王金秋,徐兆礼,陈亚瞿,堵南山. 1999

[9]略论武汉东湖枝角类种类演替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李纯厚,黄祥飞. 1992

[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海洋桡足类日本虎斑猛水蚤的急慢性毒性效应. 王晶,庄昀筠,陈洪举,陈畅,毛雪微,刘光兴. 2019

[11]象山港浮游动物桡足类群落季节变化. 杜秀宁,王云龙,陈涛,廖勇. 2013

[12]El Nio/La Nia影响下北部湾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多样性. 廖秀丽,杜飞雁,李纯厚. 2011

[13]El Ni(n)o/La Ni(n)a影响下北部湾海域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与多样性. 廖秀丽,杜飞雁,李纯厚. 2011

[14]不同饵料对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ian后期幼体变态及成活率的影响. 陈凯,乔振国,王朝新. 2010

[15]珠江三角洲河网桡足类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高原,赖子尼,曾艳艺,杨婉玲,王超,刘乾甫. 2015

[16]方斑东风螺肉壳分离病病因的初步研究. 王建钢,乔振国. 2011

[17]在轮虫培养中用敌百虫杀灭桡足类的试验. 王建钢,乔振国,于忠利. 2006

[18]长江河口锋区桡足类优势种聚集特征的研究. 徐兆礼,王云龙,袁骐,蒋玫,陈亚瞿. 1999

[19]桡足类浮游动物细胞膜与白斑综合症病毒的结合研究. 冯书营,黄倢,张士璀. 2005

[20]轮虫在生态毒理学中的研究进展. 沙婧婧,戴媛媛,潘玉龙,李娟,徐兆东,张继民.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