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制种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发明人: 侯国佐

专利号: CN96102204.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系制种的方法,它在制种时制种的亲本均是由原原种繁殖的原种,选用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用系亲本22A原种作母本,恢复系1536-119原种作父本,并按配套制种栽培技术配制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油研七号”。本发明具有恢复源广、易选配强优组合、且所用时间短效果好、以及制种易保质量等优点,在示范种植中平均亩产达189.2公斤,与“秦油二号”相比,平均每亩增产18%左右。

  • 相关文献

[1]高油分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型系60AB及同型临保系60C的选育. 韩宏仕,伍林涛,张敏琴,雷绍林,喻时周,向阳. 2018

[2]甘蓝型黄籽双低高油份核不育材料1528 AB的选育及应用. 秦信蓉,杜才富. 2008

[3]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Ⅸ.硼砂施用方式、数量及时期与制种群体产量和经济性状变化.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4]化杀灵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制种除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志宏,孙志刚,付云龙. 2011

[5]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Ⅸ.硼砂施用方式、数量及时期与制种群体产量和经济性状变化.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6]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Ⅵ保优高产制种技术规范.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代文东,王沁,陈佳琴,曾兵,王璐璐. 2006

[7]三北98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母本的适宜密度. 程国平,刘宣强,赵继献,安兴智,李继智,何恒. 2013

[8]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9]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 1997

[10]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 2010

[11]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油菜临保系的遗传改良. 伍林涛,奉斌,韩宏仕,曾章丽,杜才富,张敏琴. 2016

[12]油研10号大面积制种F_1代不育株率和异型株率控制技术. 胡腾文,李正强. 2006

[13]RAPD标记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及其杂种纯度检验上的研究 Ⅰ.DNA快速制备及纯度检测. 李超,饶勇,陈静,刘作易,肖华贵,陶刚,朱英,宋杰轩. 2004

[14]我国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三系的研究与利用. 韩宏仕. 2006

[15]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王华,侯国佐,赵继献. 1993

[16]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籽粒成熟特性研究. 王华,汤晓华. 2000

[17]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86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 2011

[18]甘蓝型油菜早熟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3361 AB的选育及应用. 邹芳,喻时周,秦信蓉,赵云. 2014

[19]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李敏. 2007

[20]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