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龙爪兰的组培快繁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徐刚;汪一婷;牟豪杰;吕永平;陈剑平

专利号: CN20071007099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爪兰组培快繁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培养基的配制,包括基本培养基和组培各阶段培养基的各组分;2)外植体的选取与灭菌:取龙爪兰幼嫩侧芽,经灭菌处理后备用;3)诱导培养: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直接从外植体诱导出初代幼芽;4)增殖培养:接种在增殖培养基上分化出丛芽;5)壮苗培养:接种到壮苗培养基上;6)生根培养: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7)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出的龙爪兰组培优化培养基针对性强、适用性好,生根率达100%;移栽成活率90%以上。该方法有效地防止了外植体和组培苗的褐变现象,促进了组培苗的分化和生长;遗传性状一致,克服了常规繁殖系数低的缺点。

  • 相关文献

[1]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体系优化. 黄普乐,孙崇波,谢鸣. 2009

[2]“红颊”草莓茎尖快繁技术研究. 罗君琴,李丽,林俊,聂振朋,柯甫志,徐建国. 2008

[3]蝴蝶兰防褐化技术探讨. 姚丽娟,林绍生,徐晓薇,游聚斌,陈中林. 2004

[4]洋兰组培快繁褐变抑制因子探讨. 姚丽娟,徐晓薇,林绍生,陈中林,陈义增. 2006

[5]几种映山红杂交杜鹃茎段快繁体系的建立. 朱春艳,盛小光,励敏,周绍荣,陈霞,顾宏辉. 2021

[6]何鲁牵牛的组培快繁研究. 吕永平,王燕,牟豪杰,汪一婷,李海营. 2016

[7]路易斯安娜鸢尾阿卡迪亚的组培快繁试验. 刘慧春,朱开元,周江华,邹清成. 2009

[8]草莓根尖脱毒组培及无病毒苗繁育技术研究. 钱长根,汪霞,朱造杰,周素梅,秦伟,严成其. 2017

[9]兰花生物肥在国兰栽培中的应用试验初报. 钱仁卷,郑坚,张旭乐,刘洪见,崔永一. 2015

[10]'越心'草莓组培突变体着色差异的分子机理初探. 杨肖芳,张祖瑛,苗立祥,张豫超,沈岚,秦巧平,蒋桂华. 2020

[11]不同光质对甘蔗组培苗的影响. 陈志,孙庆丽,汪一婷,牟豪杰,吕永平,周迪江,陈剑平. 2012

[12]路易斯安娜鸢尾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刘慧春,朱开元,周江华. 2010

[13]组培容器清脂处理装置研发与试验. 郑航,林文英,张毅,薛向磊,叶云翔,陈兵,俞国红. 2024

[14]金山绣线菊非试管快繁技术研究. 雷海清,何家骅,闫田力,黄品湖,周秋萍,项祖生. 2007

[15]玉簪大父的组培快繁技术. 詹菁,王健,周洋,马广莹. 2017

[16]催眠睡茄的离体快繁及四倍体的诱导. 林春来,汪卫星,梁国鲁,郭启高,聂振鹏,向素琼,李晓林,梁君,秦川. 2008

[17]美人蕉快繁及茎尖脱毒体系的建立. 陈志,汪一婷,吕永平,牟豪杰. 2018

[18]疣粒野生稻体细胞杂交后代Y73快繁技术. 严成其,赵硕,吕嘉城,王颖,陈磊,黄迪,谭晓菁,王栩鸣,周洁,杨勇,鲁宇文,黄坚,王芳,王俊敏,张志祥. 2020

[19]云锦杜鹃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朱春艳,李志炎,鲍淳松,顾宏辉,朱丹华. 2006

[20]药用野生稻胚拯救后代YF2快繁技术. 王芳,原文霞,鲍根良,钱长根,黄坚,刘健,杨勇,严成其,陈剑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