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穗颈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王才林;赵凌;朱镇;张亚东

专利号: CN200610011954.8

摘要: 本发明属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领域。它是一种通过遗传改良途径,用回交方法将隐性高秆水稻“02428h”的长穗颈基因eui导入两系不育系,获得长穗颈两系不育系的育种技术。这种不育系的穗完全抽出,穗颈长度与不含eui基因的不育系每公顷施用450-600克“920”的效果相当,使不育系的异交特性在遗传上获得根本性的改良,提高繁殖、制种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宜迟播晚粳糯镇糯20号的选育. 林添资,孙立亭,景德道,曾生元,余波,钱华飞,李闯,姚维成,盛生兰,周义文,杜灿灿,龚红兵. 2017

[2]水稻长穗颈恢复系9311 eR的诱变选育. 陈忠明,王秀娥,胡兴雨,黄跃. 2005

[3]籼型优质不育系镇籼1A的选育. 龚红兵,周义文,李闯,钱华飞,刁立平,林添资,景德道,余波,盛生兰. 2011

[4]黑色杂交粳稻的选育研究和利用. 乔中英,黄萌,陈培峰,谢裕林,王建平,朱勇良. 2009

[5]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洋葱不育系及其杂交应用. 杨海峰,惠林冲,陈微,李威亚,何林玉,郇国磊,王江英,徐卫平,李景芳,缪美华,陈振泰,潘美红. 2019

[6]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粳稻不育系扬辐粳7号A的选育与应用. 周根友,夏华. 2016

[7]优质抗病高配合力粳稻不育系扬辐粳7号A的选育与应用(英文). 周根友,夏华. 2017

[8]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 2017

[9]基于生物量的冬小麦穗部主要形态参数模型. 陈昱利,杨平,张文宇,张伟欣,诸叶平,李世娟,巩法江,毕海滨,岳霆,曹宏鑫. 2016

[10]洋葱不育性鉴定及组培扩繁研究. 潘美红,杨海峰,惠林冲,薛萍,缪美华,陈微,何林玉,陈振泰. 2018

[11]优质高产早熟糯玉米杂交种选育方法研究. 陈艳萍,袁建华,孟庆长,赵文明,孔令杰,郑飞. 2011

[12]不同浓度木瓜蛋白酶和复合磷酸盐对鸡肉嫩度的影响. 宋玉,诸永志,徐幸莲,王道营,徐为民,刘芳. 2009

[13]基于Taguchi试验设计稻草发酵产纤维素酶的优化. 辛婷,谢逸萍,张兴,马代夫,王慧. 2009

[14]水稻早世代稳定特性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方兆伟,樊继伟,钟环,陈庭木,卢百关,秦德荣,徐大勇. 2007

[15]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人才联系人制度的探讨——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杨芸,聂亚锋,王永霞,沈建新. 2015

[16]一种水稻纹枯病的接种方法. 杨红福,张建华,王莉莉,邵春,朱成刚,姚克兵,吉沐祥,束兆林. 2013

[17]一种快速同步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方法. 季英华,高瑞珍,张野,程兆榜,周彤,范永坚,周益军. 2011

[18]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与育种方法探讨. 石明亮,朱国强,陈桂银,薛林,胡加如,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9]创新农业科研单位管理 推动科研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谭西贵. 2009

[20]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方法探析. 王雪莲.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