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实用新型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陈海刚;贾晓平;张林宝;马胜伟;张喆;蔡文贵
专利号: CN201320414359.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类灌胃给药装置,包括灌胃给药器和灌胃给药固定装置;所述灌胃给药器包括注射筒(1)、推进部(2)和注射软管(4);所述灌胃给药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底板(5)和固定托板(9),固定底板的两侧各设一支撑杆(6),并在支撑杆内侧的底板上各平行开设一槽孔(7),每一支撑杆上套有至少3个可滑动的环,环上分别插入绳索或粘扣带(8)、绳索或粘扣带的一端穿过底板槽孔;固定托板上开设一嵌槽(10),使用时,沿垂直于支撑杆的方向将底板插入托板嵌槽。应用该鱼类灌胃给药装置进行鱼类给药,不会对鱼类造成损伤,且对操作者的安全保护措施较好。该装置使用方便,给药操作简便、误差小、适用性广泛、保证鱼类给药充分。该装置能很好地满足科学研究以及名贵鱼类养殖过程中小型实验鱼或者名贵观赏鱼等的特殊给药需求。
- 相关文献
[1]澳大利亚银鲈的人工繁殖及其养殖. 陈永乐,简绍基. 1999
[2]大眼黑线Can在广西的再发现. 吴国犀. 1986
[3]轮虫高密度循环水培育装置的研究. 宋德敬,王秉心. 2005
[4]国内外拖网减少副渔获物的研究进展. 陈晓雪,黄洪亮,陈雪忠. 2007
[5]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龙华. 2003
[6]化学抗生素对鱼类的毒性和残留效应. 甘居利,李娟. 2010
[7]鱼类转铁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龙华. 2004
[8]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杜浩,班璇,张辉,危起伟,陈大庆. 2010
[9]鱼类性别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高风英,卢迈新,黄樟翰. 2004
[10]鱼类实验动物研究概况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 窦海鸽,黄健,王秀华,范文辉. (Mis
[11]第七节鱼类主要消化酶研究进展. 李希国,上海水产大学,李加儿,区又君. (Mis
[12]鱼类低氧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Zhang Bo,张博,Song Wenping. 2012
[13]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4]鱼类下丘脑增食欲素(Orexin)研究进展. 刘滨,雷霁霖,刘新富,孟振,洪磊. 2010
[15]“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16]鱼类鳃丝线粒体丰富细胞的研究进展. 刘奇奇,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 2015
[17]黄河流域水利水电开发鱼类重要栖息地保护现状及展望. Zhang Jianjun,张建军,Xing Juanjuan,邢娟娟. 2014
[18]中国近、现代内陆水域鱼类系统分类学研究历史回顾. 邢迎春,赵亚辉,张春光,杨君兴,唐文乔,樊恩源. 2013
[19]鱼类的食谱. 宋盛宪. 2004
[20]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增殖放流鱼类的资源量变化. 单秀娟,金显仕,李忠义,陈云龙,戴芳群.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ANN的水下机械臂仿真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唐宇;马胜伟;马振华;吴洽儿;杨兴泽;王绍敏;黄应邦
关键词:机械臂;神经网络;滑膜控制;自适应
-
磺胺甲噁唑对绿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潜在毒理学机制
作者:熊倩;田斐;刘芳;张林宝;张喆;陈海刚
关键词:磺胺甲噁唑;微藻;毒理学机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生物大分子变化
-
基于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法的渔港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作者:刘倩;刘永;张林宝;陈海刚;张喆;田斐;王学锋
关键词:渔港;重金属;翡翠贻贝;生物标志物;IBR指数
-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海洋环境因子对南海鸢乌贼的影响
作者:廖祖军;王学锋;周艳波;张磊;吕少梁;吴洽儿;董建宇;马胜伟
关键词:鸢乌贼;电子渔捞日志;结构方程模型;海洋环境因子;南海
-
基于BWM-DS证据理论的大风浪环境下渔船航行安全评估
作者:孙英健;任玉清;黄应邦;马胜伟
关键词:渔船;安全评估;大风浪环境;因果分析法;最优最劣法;证据理论
-
基于DFS的船舶配电网潮流计算
作者:唐宇;周利粒;陈余海;马胜伟;吴洽儿;黄应邦
关键词:船舶电力系统;深度遍历;潮流计算;前推回代法
-
基于整合生物标志物法评价十溴联苯醚对紫红笛鲷肝脏的氧化胁迫效应
作者:张喆;陈海刚;田斐;张林宝;蔡文贵
关键词:十溴联苯醚;紫红笛鲷;整合生物标志物;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