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甘薯品种真实性进行鉴别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发明人: 杨新笋;王连军;苏文瑾;雷剑;柴沙沙;焦春海

专利号: CN201310478265.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ISSR分子标记法对甘薯品种真实性进行鉴别的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辅助鉴定甘薯种薯真实性的引物组,由HBAAS-001引物、HBAAS-815引物和HBAAS-825引物组成;HBAAS-001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HBAAS-815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HBAAS-825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利用ISSR分子标记成功构建的甘薯品种单一引物的ISSR指纹图谱,使得甘薯品种真实性的鉴定简便、快捷、重复性和稳定性好,为ISSR分子标记技术更广泛地用于甘薯品种真实性鉴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 相关文献

[1]中国甘薯栽培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杨新笋,雷剑,杨年堤. 2007

[2]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甘薯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陈凌云,刁英,杨新笋,胡中立. 2006

[3]基于SLAF-seq技术的甘薯SNP位点开发. 苏文瑾,赵宁,雷剑,王连军,柴沙沙,杨新笋. 2016

[4]甘薯品种的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郝玉民,郭兰,韩延闯,刁英,杨新笋,胡中立. 2007

[5]十个甘薯品种对蔓割病的抗性鉴定. 雷剑,杨新笋,苏文瑾,王连军,柴沙沙. 2014

[6]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产品养殖方式鉴别中的研究与应用. 郑丹,夏珍珍,彭西甜,周有祥,彭立军. 2022

[7]日本脑炎病毒基因Ⅰ型与Ⅲ型复合RT-PCR鉴别方法的建立. 张亮,刘澣扬,石双艳,袁磊,伍锐. 2014

[8]畜禽基因定位方法及研究. 冯政,梅书棋,刘贵生,武华玉,彭先文,李良华. 2009

[9]科技期刊组稿方法浅谈. 曾德芳,罗亚军,程碧军. 2011

[10]棉花黄萎病菌生理型鉴定的主要方法综述. 金利容,万鹏,孔令甲,黄民松. 2008

[11]湖北省甘薯栽培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 苏文瑾,杨新笋. 2010

[12]湖北省甘薯科研生产历史现状与对策. 杨新笋,周开平,程航,黄钺,杨年提. 2005

[13]地膜覆盖栽培对鄂薯6号产量及干率的影响研究. 雷剑,杨新笋,苏文瑾. 2009

[14]鄂薯7号分期栽插对干率影响的研究. 苏文瑾,杨新笋,雷剑. 2009

[15]不同株距垄距对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柴沙沙,雷剑,苏文瑾,王连军,杨新笋. 2018

[16]4种药剂对甘薯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治试验. Lei Jian,雷剑,Yang Xin-sun. 2013

[17]甘薯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 DONG Cui,董翠,YANG Xin-sun,杨新笋,WU Xian-guo. 2018

[18]高肥力条件下不同栽插密度对甘薯产量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苏文瑾,雷剑,王连军,杨新笋. 2013

[19]食用型甘薯新品种鄂薯7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杨新笋,雷剑,杨年堤,杨志超,郑彬. 2009

[20]铵态氮素促进甘薯块根形成的解剖特征及其IbEXP1基因的表达. 王翠娟,柴沙沙,史春余,朱红,谭中鹏,季杰,任国博.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