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鱼类转基因育种的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发明人: 曹哲明;丁炜东;杨健

专利号: CN200910183768.6

摘要: 一种鱼类转基因育种的方法,属于分子生物学鱼类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将某种鱼类本身的基因组DNA经过预处理,获得有别于原基因组DNA的DNA重排片断,用转基因的方法将DNA重排片断导入原种鱼类的卵细胞中,和原种鱼类的基因组发生作用,形成变异的基因,并产生外形突变的个体,从中可以筛选生产性状优良的个体,进行进一步选育。并用目标区域扩增多态性(TRAP)方法判断DNA重排片断是否进入原种鱼类的基因组,并用两步扩增法获得变异的基因,为以后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同时获得独特的分子标记。本发明方法简单,可广泛应用于鱼类以及其他动植物等育种和相关功能基因组的研究中。

  • 相关文献

[1]澳大利亚银鲈的人工繁殖及其养殖. 陈永乐,简绍基. 1999

[2]大眼黑线Can在广西的再发现. 吴国犀. 1986

[3]动物分子育种及其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 池喜峰,贾智英,李池陶,石连玉. 2009

[4]鱼类好斗性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徐秀文,张秀梅. 2018

[5]鱼类性别相关基因及性别特异标记的研究进展. 李静,陈松林,温海深. 2006

[6]鱼类MHC及其基因研究进展. 徐田军,陈松林. 2008

[7]鱼类基因分子生物学及转基因鱼研究进展. 昌永华,汤伏生. 1996

[8]显微注射技术在制备鱼类嵌合体和转基因海水鱼上的应用. 沙珍霞,陈松林,刘洋,徐美瑜,叶寒青. 2005

[9]Tol2转座子的特性及其在转基因鱼类中的应用. 陶然,常玉梅,李世国,唐然,梁利群,李明云. 2014

[10]鱼类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邹杰,马爱军,王新安,王婷. 2013

[11]鱼类育种实践中的个体标记技术. 张磊,董在杰,明俊超,梁政远,苏胜彦. 2010

[12]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进展回顾. 胡玲玲,李加儿. 2009

[13]饲料中蛋白质对鱼类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翟钰姗,姜晓娜,瞿飞虎,宋振国,陈丽梅,贾智英. 2023

[14]我国冷水性鱼类育种概况及展望. 石连玉. 2005

[15]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龙华. 2003

[16]化学抗生素对鱼类的毒性和残留效应. 甘居利,李娟. 2010

[17]鱼类转铁蛋白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前景. 龙华. 2004

[18]天然河道中鱼类对水深、流速选择特性的初步观测——以长江江口至涴市段为例. 杜浩,班璇,张辉,危起伟,陈大庆. 2010

[19]鱼类性别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高风英,卢迈新,黄樟翰. 2004

[20]鱼类实验动物研究概况及在水产动物病害研究上的应用. 窦海鸽,黄健,王秀华,范文辉. (Mis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