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甘薯近缘野生种抗茎线虫病抗性鉴定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发明人: 徐振;谢逸萍;赵永强;曹清河;孙厚俊;唐君;杨冬静;张成玲;魏猛

专利号: CN201410058578.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近缘野生种抗茎线虫病抗性鉴定方法,属农作物近缘野生种病害抗性鉴定方法。将待鉴定的甘薯野生种栽种于盛有消毒土壤的花盆中,每盆栽种1棵。用根部滴加法向每棵野生种苗接种200头茎线虫,后在25℃,80%湿度,光周期14/10(L/D)的条件下培养。每天适量浇水,将花盆中土壤湿度控制在18-25%范围内。培养40天后,挖取野生种地下茎部分,用解剖剪将茎杆纵向剖开,测量茎杆内茎线虫病受害面积,根据受害部分占茎杆的比例划分病情指数,确定野生种的抗性等级。该鉴定方法处理手段科学有效,操作过程简单,实验周期短,且能够避免试验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试验结果能够全面的体现甘薯近缘野生种对茎线虫病的抗性水平。

  • 相关文献

[1]甘薯抗茎线虫病亲本资源的筛选和利用. 李秀英,李洪民,马代夫,谢逸萍,王毅,房伯平,李强. 2000

[2]甘薯茎线虫病田间抗性评价体系探讨. 郭小丁,谢一芝,贾赵东,马佩勇. 2011

[3]甘薯近缘野生种的抗病性鉴定与新型种间杂种的获得. 张安,李鹏,李洪民,谢逸萍,李秀英,王欣,马代夫. 2009

[4]甘薯茎线虫病防治与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贾赵东,谢一芝,郭小丁,尹晴红,嵇小琴. 2008

[5]甘薯近缘野生种资源的杂交亲和性评价及利用. 谢一芝,吴纪中,戴起伟,张黎玉,尹晴红,邱瑞镰. 2003

[6]甘薯茎线虫病田间防治药剂的筛选. 孙厚俊,赵永强,徐振,杨冬静,张成玲,谢逸萍. 2017

[7]甘薯抗茎线虫病基因SCAR标记辅助育种初探. 王欣,马代夫,李强,李秀英,谢逸萍,李洪民. 2009

[8]抗病高干特异资源材料徐781的特性鉴定和亲本利用评价. 李秀英,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李强,马飞. 2003

[9]化学药剂防治甘薯茎线虫病试验. 郭小丁,谢一芝,马佩勇,贾赵东,谢逸萍. 2012

[10]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闫会,马居奎,李臣,马猛,张艾岑,张成玲,张允刚,李强. 2025

[11]高抗茎线虫病高淀粉育种材料的鉴定和利用. 李秀英,马代夫,李洪民,谢逸萍,李强,周忠. 2005

[12]不同砧木与嫁接方式对甘薯开花结实的影响. 马佩勇,贾赵东,边小峰,郭小丁,谢一芝. 2014

[13]甘薯抗线虫病的遗传育种研究. 谢一芝,尹晴红,戴起伟,邱瑞镰. 2004

[14]甘薯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资源鉴定. 徐振,赵永强,孙厚俊,陈晓宇,谢逸萍. 2011

[15]甘薯种质资源抗(耐)病毒病评价研究. 邢继英,杨永嘉,孙爱根,胡兰英,钮福祥,李秀英,唐君. 2002

[16]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中黑斑病菌培养方法研究. 禹阳,贾赵东,马佩勇,郭小丁,谢一芝,边小峰. 2017

[17]一种甘薯黑斑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 孙厚俊,赵永强,谢逸萍,徐振. 2013

[18]一种苗期甘薯黑斑病精准抗性鉴定方法. 杨冬静,谢逸萍,孙厚俊,张成玲,马居奎. 2019

[19]不同甘薯品种对蛴螬抗性的研究. 施庆华,陈建平,蔡立旺,潘群斌,戚永奎,王海洋,张萼,杨明凤,陈丽萌. 2011

[20]甘薯黑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贾赵东,郭小丁,尹晴红,嵇小琴,谢一芝.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