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朱炳耀;陈坚;陈立忠;蔡宣梅;杨志敏;庄志鸿
专利号: CN201410626706.9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草莓组培苗夏季驯化过渡方法,选择在海拔不低于800m的高山上,使用溪砂为建畦基质,建立夏季草莓组培苗驯化过渡苗圃,内容包括苗圃整地、灭地下害虫、搭建苗棚、组培苗移栽过渡和苗圃管理。本发明采用溪砂为建畦基质,不用对土壤进行消毒,基质清洁,病虫源少,组培苗的成活率高,幼苗成活率达到98.5%。本发明有助于建立在夏季利用较高海拔区域进行简易高效的草莓组培苗繁育技术体系,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法,极大地降低了草莓组培苗的驯化成本,而且在草莓新品种引进栽培中,对开花结果表现好的品种,能及时取其葡蔔茎茎尖进行组培,经继代培养后,5~8月份就能过渡驯化,脱毒苗的繁育速度增加20倍以上,极大地提高了草莓新品种推广应用速度。
- 相关文献
[1]草莓组培苗高山夏季驯化试验. 朱炳耀,陈立忠,郑益平,钟娴,杨志敏,蔡宣梅,陈坚. 2015
[2]草莓品种的亲缘关系及其不同继代次数的叶片组培苗的RAPD分析. 朱海生,李永平,林珲,温庆放. 2010
[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组培快繁的影响. 高敏霞,叶新福,王小安,韦晓霞,方智振. 2016
[4]日本多花紫藤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翁锦周,甘勇辉,林加耕,吴维坚,林江波,张树河. 2006
[5]高山杜鹃组培快繁研究进展. 林魁,魏云华,魏宾斌. 2017
[6]高山杜鹃组培快繁工艺研究. 林魁,魏宾斌,潘宏. 2018
[7]水稻粒形调控基因的互作及其驯化研究进展. 朱业宝,江川,王金英. 2016
[8]枇杷组培苗的过渡栽培. 陈扬祥,杨永青. 1992
[9]栽培基质对多花黄精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饶宝蓉,刘忠辉,周先治,陈泳和,谢冬容,陈木兰,陈琦辉. 2020
[10]影响香石竹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若干因素. 周莉娟,姜秀勇. 1999
[11]文心兰组培苗繁育技术规程. 罗远华,叶秀仙,钟淮钦,黄敏玲. 2023
[12]巴西牵牛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许泳清. 2014
[13]不同蔗糖浓度对猕猴桃组培苗离体保存的影响. 高敏霞,赖瑞联,冯新,陈文光,陈义挺. 2021
[14]日本山葵的组培快繁试验研究. 林加根,赖正锋,吴维坚,吴江,汤建辉. 2008
[15]植物激素对果蔗组培苗分蘖的影响. 李和平,张树河,潘世明,林一心. 2014
[16]果蔗组培苗的假植技术. 王子琳,汤浩,李海明,潘世明,王水琦,曾东火. 2003
[17]除草剂对东方百合组培苗鳞茎后熟的初步影响. 蔡宣梅,郭文杰,张洁,方少忠. 2016
[18]水稻植株及其内生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生物标记异质性. 胡桂萍,刘波,郑雪芳,张建福,谢华安. 2011
[19]黑皮果蔗组培苗假植及定植技术. 吴松海,何云燕,郑家祯,林国容,林一心. 2013
[20]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影响的研究进展.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熊德中.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温州光唇鱼病害诊治新技术
作者:庄志鸿
关键词:
-
入侵害虫木瓜秀粉蚧在福州的发生危害调查
作者:陈坚;王静;史梦竹;黄道铃;梁光红;傅建炜
关键词:木瓜秀粉蚧;寄主;危害
-
温州光唇鱼夏花苗培育试验
作者:庄志鸿
关键词:
-
东方百合高效转基因体系构建及EPSP基因的导入
作者:张洁;郭文杰;蔡宣梅
关键词:百合;EPSP基因;遗传转化;转基因
-
一株满江红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分生孢子发育研究
作者:黄敏敏;陈美珍;陈坚;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聚多曲霉;分生孢子;自噬;超微结构
-
满江红内生细菌的培养及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检测
作者:陈坚;郑益平;陈彬;郑斯平;郑伟文
关键词:满江红;内生菌;抗生素抗性基因;宏基因组
-
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的研究与应用
作者:彭小彤;郭文杰;朱炳耀
关键词: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熏蒸处理;发病率;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