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云斑尖塘鳢食性驯化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黄晓荣;庄平;章龙珍;张涛;冯广朋;赵峰;刘鉴毅;侯俊利

专利号: CN200810033174.2

摘要: 云斑尖塘鳢食性驯化方法,涉及水产养殖,需避免在鲜活饵料中逐步加入人工饲料或在人工饲料中加入诱食剂。本发明用室内水泥池,水深60cm,水温26-28℃,其特征是驯化池底部放置花盆、瓦片供云斑尖塘鳢鱼藏匿,用不透光的塑料板盖住驯化池上部;选体长14-16cm的成鱼作驯食对象,驯食当天,根据成鱼口径大小将鱼粉与水搅拌均匀后做成条状软饲料慢慢投喂到驯化池中;饵料沉入水底后及时清除残饵;驯食过程中关闭室内光源,停止流水刺激,保持安静驯食环境,每天上、中、下午各驯食一次,每次驯食30-40分钟,驯食量不超过体重的1%;经7天连续驯化再投喂质软的人工颗粒饲料,再持续投喂7天转食人工颗粒饲料。

  • 相关文献

[1]尖塘鳢的全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 陈永乐,刘毅辉,朱新平,魏成清,吴光明. 2005

[2]尖塘鳢的形态生物学与细胞核型. 朱新平,刘毅辉,陈永乐,韦其锋,张双. 2003

[3]病毒灭活疫苗诱导云斑尖塘鳢脾脏转录组分析. 周阳,李本旺,林强,付小哲,李敏,梁红茹,刘礼辉,卢伟华,李宁求. 2019

[4]云斑尖塘鳢烂身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麦耀宝,陈智光,陈灼均,李本旺,林强. 2018

[5]3个尖塘鳢引进群体繁育后代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明辉,朱华平,苏换换,樊佳佳,池金泉,马冬梅. 2021

[6]基于simc1基因筛选3种尖塘鳢特异性SNP标记. 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林明辉,苏换换,池金泉. 2022

[7]云斑尖塘鳢肿大细胞病毒属虹彩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王庆,曾伟伟,刘春,李凯彬,常藕琴,潘加雄,石存斌,吴淑勤. 2010

[8]不同养殖品种池塘化学耗氧量(COD_(Mn))变化趋势及环境影响因素. 杨婉玲,赖子尼,刘乾甫,曾艳艺,帅方敏,王超,高原,庞世勋. 2014

[9]不同放养密度对云斑尖塘鳢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魏成清,杨婉玲,陈永乐,朱新平,庞世勋,谢刚. 2009

[10]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鉴别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的分子标记. 陈海港,李伟,张新铖,朱新平. 2016

[11]人工养殖云斑尖塘鳢的生长特性. 黄晓荣,庄平,章龙珍,张涛,冯广朋,赵峰. 2008

[12]珠江斑鱯食性的调查与分析. 胡隐昌,邬国民,陈焜慈,李恒颂,邓国成,李大疆. 2000

[13]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14]强壮藻钩虾食性分析及其对温度、盐度变化的响应. 韩永望,李健,陈萍,李吉涛,何玉英,常志强,戴芳钰,刘德月. 2012

[15]鱼类的食谱. 宋盛宪. 2004

[16]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黄海中南部鳗鱼食性的研究. 郭旭鹏,李忠义,金显仕,戴芳群. 2007

[17]海洋浮游纤毛虫摄食研究综述. 张武昌,陈雪,李海波,王超锋,梁晨,张珊,肖天. 2016

[18]珠江口浅海8种经济鱼类的食性研究. 余景,赵漫,陈丕茂,张月平. 2016

[19]长江上游圆筒吻鮈生长与食性. 熊星,李英文,田辉伍,贾向阳,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 2013

[20]黄海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种群特征的年际变化. 李忠炉,金显仕,张波,周志鹏,单秀娟,戴芳群.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