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一种虹鳟白化突变品系生长速度的遗传改良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户国;王炳谦;谷伟;孙鹏

专利号: CN201410557859.2

摘要: 一种虹鳟白化突变品系生长速度的遗传改良方法,它涉及虹鳟白化突变品系生长速度的遗传改良方法。本发明目的在于在不改变体色和眼球色等特征性状的条件下,利用引进快速生长野生型虹鳟优良品系的血统,改良虹鳟白化突变品系生长性能。方法如下:(1)用无直接亲缘关系的野生型虹鳟雌鱼与无直接亲缘关系的白化突变体雄鱼杂交,生产F1代苗种;(2)选留黄体色黑眼球色个体同质交配;(3)对F2代中具有红眼球色黄体色的白化体虹鳟个体,选择体质量最大的白化体虹鳟与全同胞个体雌雄交配,保留后代全部为红眼球色黄体色的白化体虹鳟,即得。本发明增加群体遗传多样性程度,降低近交程度,显著提高白化虹鳟生长速度。

  • 相关文献

[1]鲆鲽类白化机理的研究进展. 马爱军,雷霁霖,陈四清,刘新富,王印庚,张秀梅,陈大刚. 2003

[2]虹鳟4个品系的形态变异及判别分析. 谷伟,高会江,王炳谦. 2009

[3]4个品系虹鳟生产性能的比较. 王炳谦,谷伟,贾钟贺,孙大江,高会江. 2007

[4]金鳟和道氏虹鳟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比较研究. 牟振波,徐革锋,黄金善,范兆廷. 2005

[5]大菱鲆子二代家系白化与正常幼鱼生长及形态学差异. 关健,郑永允,刘洪军,官曙光,张全启,雷霁霖. 2011

[6]剑尾鱼侏儒突变的骨骼异常及其遗传. 李凯彬,刘春,常藕琴,王芳,马必勇,吴淑勤. 2011

[7]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的选育效果评价. 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 2007

[8]用豆油代替鱼油对虹鳟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徐奇友,许红,李婵,杨萍,王常安. 2009

[9]温度和盐度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水科1号"生长、消化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纪凯,黄天晴,谷伟,刘恩慧,王高超,王炳谦,郭福元,曹学彬,郑龙华,董福霖,徐革锋. 2023

[10]外源性谷氨酰胺对虹鳟稚鱼生长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徐奇友,王常安,许红,郑秋珊,马建章. 2009

[11]电子芯片标记植入对一龄虹鳟(Oncorhyncus mykiss)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谷伟,纪锋,户国,徐革锋,张永泉,王炳谦. 2010

[12]牛磺酸对虹鳟仔鱼生长、体成分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徐奇友,许红,郑秋珊,马建章. 2007

[13]孵化后温度调控对虹鳟全雌家系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户国,谷伟,王炳谦. 2011

[14]养殖水体中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研究. 李之乡,王伟继,胡玉龙,吕丁,吴欢欢,栾生,孔杰. 2017

[15]牙鲆tyrp1a和tyrp1b的鉴定及tyrp1a与mmu-miR-143-5p_R+2的调控关系. 王若青,王娜,王仁凯,陈松林. 2018

[16]半滑舌鳎白化现象的初步研究. 李仰真,陈松林,邢贺飞,吴娅红,孙何军,王晓夏,李仲明,邵长伟. 2014

[17]低温下虹鳟工厂化养殖水体氨氮处理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A陈中祥^B1%^A曹广斌^B2%^A刘永^B3%^A蒋树义^B4%^A韩世成^B5. 2004

[18]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19]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对大口黑鲈生长及鱼体营养成分的影响. 牛纪锋,吴锐全,谢骏,王广军,余德光. 2010

[20]复方中草药对虹鳟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孙裔雷,王荻,刘红柏.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