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群体永久性标记方法

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发明人: 章龙珍;庄平;刘鉴毅;张涛;赵峰;冯广朋;黄晓荣;侯俊利;闫文罡

专利号: CN200910053556.6

摘要: 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群体永久性标记方法,涉及人工繁殖中华鲟标记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繁殖培养的中华鲟幼鱼在特定的部位形成特定的形态特征作为永久性标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养殖密度、水温和溶氧控制,其特征是养殖密度为3000尾/m2高密度培育,高密度培育的时间是在中华鲟出膜后鼻孔发育的30天内,利用高密度培育过程中互相之间的摩擦、碰撞,干扰阻断中华鲟鼻孔表面鼻隔的形成;培育池的水温控制在23℃,培育过程中增氧,保证水体溶氧在6mg/L以上,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在30天内,中华鲟幼鱼则由双鼻孔形成为单鼻孔。本发明用作人工养殖中华鲟幼鱼永久性标记。

  • 相关文献

[1]狼鳗幼鱼生长特性的研究. 刘宇岩,李凤辉,朱文静,边力,葛建龙,刘长琳,曲江波,高文磊,陈四清. 2022

[2]养殖银鲳幼鱼体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施兆鸿,黄旭雄,李伟微,彭士明,胡盼,赵峰. 2008

[3]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张书环,聂品,舒少武,杜浩,Foo Khong Lee,杨月梅,邵纯,邸军,黄君,曾令兵,危起伟. 2017

[4]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 罗江,杜浩,危起伟,张辉,乔新美,熊伟,刘志刚,冷小茜,吴金平,沈丽,王成友,吴金明,张书环,周琼,刘源,王科兵. 2020

[5]人工养成史氏鲟亲本的杂交试验. 庄平,章龙珍,蓝泽桥,王正凯,张涛,张征,郑卫生,李良平,刘海洋,吕召元,任华,陈波. 2003

[6]长江常熟溆浦段中华鲟幼鱼出现时间与数量变动. 李罗新,张辉,危起伟,杜浩,洪克明. 2011

[7]野生和养殖秦岭细鳞鲑幼鱼的营养成分分析. 吴金明,吴金平,董春燕,褚志鹏,叶欢,杜浩,乔新美. 2024

[8]铜对中华鲟幼鱼的急性毒性及对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姚志峰,章龙珍,庄平,黄晓荣,颜世伟. 2010

[9]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渗透压及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赵峰,张涛,侯俊利,刘鉴毅,章龙珍,庄平. 2013

[10]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底栖动物. 张凤英,庄平,徐兆礼,王云龙,朱江兴. 2007

[11]长江口中华鲟幼鱼的食物组成及摄食习性. 罗刚,庄平,章龙珍,张涛,刘健. 2008

[12]铜暴露对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消化酶活性和组织中铜积累的影响. 章龙珍,姚志峰,庄平,赵峰,冯广朋,王妤,刘健. 2012

[13]水体中铜对中华鲟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章龙珍,姚志峰,庄平,黄晓荣,赵峰,王妤. 2011

[14]氯化胆碱对中华鲟幼鱼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刘伟,文华,周俊,罗晓松. 2007

[15]中华鲟幼鱼人工繁殖群体与自然繁殖群体鼻孔及骨板差异研究. 章龙珍,庄平,张涛,赵峰,刘鉴毅,王妤,宋超. 2018

[16]转食不同饵料对野生中华鲟幼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庄平,宋超,章龙珍,刘健,罗刚. 2009

[17]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及人工饲料的蛋白质和脂肪酸营养价值评价. 庄平,宋超,章龙珍,冯琳. 2009

[18]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19]铜在中华鲟幼鱼不同组织中的积累. 章龙珍. 2011

[20]温度对中华鲟幼鱼代谢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冯广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