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发明人: 吴列洪;沈升法;李兵;季志仙
专利号: CN200810120626.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薯糖化薯泥及其系列即食产品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原料甘薯的预处理;(2)糖化薯泥的制备:先将熟化薯泥与耐高温α—淀粉酶按100kg∶5-50ml比例拌匀;再在90~100℃下蒸煮10~30min后,迅速升温至105℃灭酶即成;(3)糖化薯泥系列即食产品的制备等步骤。本发明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并辅以两段加温工艺,既使薯泥中的部分淀粉产生糖化,又接近自然糖化的风味和口感,并延长了加工期限,克服了传统工艺长期贮藏自然糖化中的大量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可在食品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改良的DNS法测定新鲜果蔬中的糖分. 冯吉,朱岩,唐新硕. 1989
[2]鲜食和加工兼用型甘薯新品种浙薯259的选育. 李兵,吴列洪,沈升法,王东方. 2014
[3]温州蜜柑果实发育期间果糖激酶与糖积累的关系. 秦巧平,张上隆,陈俊伟,吴延军,陈昆松. 2004
[4]瓯柑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和矿质元素的积累. 郭秀珠,陈巍,潘君慧,黄品湖,徐文荣. 2014
[5]甜玉米和糯玉米品质特征和育种相关研究概述. 侯俊峰,韩海亮,陈斌,包斐,谭禾平,赵福成. 2021
[6]杨梅有色品种果实在转色过程中色素与主要内含物的变化. 张跃建,缪松林,王定祥,戚行江,梁森苗,陈宗良. 1991
[7]不同滤光膜袋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程建徽,魏灵珠,雷鸣,郑婷,吴江. 2015
[8]砂梨山梨醇转运蛋白(SOT)基因家族成员表达特性及在果实糖积累中的作用初探. 戴美松,徐飞,施泽彬,徐昌杰. 2015
[9]乌紫杨梅果实发育和主要品质成分积累特性研究. 钱皆兵,陈子敏,陈俊伟,谢鸣,秦巧平,杨荣曦,吴江. 2006
[10]果实糖含量及成分调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秦巧平,张上隆,谢鸣,陈俊伟. 2005
[11]红掌"一叶一花"竞争生长特性及蔗糖促花处理研究. 万晓,田丹青,潘晓韵,潘刚敏,葛亚英,周媛,谢卢鹏,朱强. 2022
[12]稻纵卷叶螟幼虫对不同含氮糖人工饲料的取食选择行为. 郭文卿,杨亚军,徐红星,郑许松,吕仲贤. 2012
[13]加强对农业科研单位所属企业监管的途径和方法. 沈新芬. 2013
[14]植物体内水杨酸分析方法的探讨及其应用. 张卫,孙国新,徐玉新,郭彬. 2009
[15]刺梨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方修贵 ,李嗣彪 ,郑益清. 2004
[16]不同加工方式对豇豆中毒死蜱残留量的影响. 王向未,仇厚援,陈文学,王强,袁玉伟. 2012
[17]鱿鱼及其制品加工贮存过程中甲醛的消长规律研究. 朱军莉,励建荣. 2010
[18]浙江省芥菜研究进展. 孟秋峰,胡美华,王洁,任锡亮,高天一,陈建明. 2020
[19]加工工艺对香榧油脂氧化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葛林梅,郜海燕,陈杭君,毛金林,陈文烜,陶菲,房祥军. 2011
[20]苹果泥加工及储藏过程中6种农药残留变化. 王迎鑫,高庆超,李亚辉,吉小凤,张志勇,梁颖.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多用途甘薯品种浙薯33的选育与品质特征
作者:沈升法;项超;孟羽莎;李兵;吴列洪
关键词:甘薯;多用途品种;早结薯性;优质
-
甘薯小象甲田间发生规律试验研究
作者:张富仙;沈升法;邵晓伟;吴列洪
关键词:甘薯小象甲;发生规律;薯块受害率
-
马铃薯鲜食品种浙薯956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沈升法;吴列洪;项超;程林润;张良;卞晓波
关键词:马铃薯;浙薯956;特征特性;栽培
-
甘薯茎腐病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评估
作者:柴荣耀;游雨欣;邱海萍;倪剑萍;郭峻宁;张震;李斌;沈升法;王艳丽
关键词:甘薯;茎腐病;防控;药剂筛选;田间防治效果
-
高光效甘薯品种浙薯86的选育、产量与品质特征
作者:沈升法;项超;孟羽莎;李兵;吴列洪
关键词:甘薯;高光效育种;理想株型;高产;淀粉特性;适应性
-
蒸制对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理化性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步瑜;刘兴泉;张治国;吴列洪;蔡静;杨开;吴卫成
关键词:甘薯;蒸制;可溶性膳食纤维;中性多糖;酸性多糖;模拟消化
-
甘薯抗茎腐病鉴定技术的建立及种质资源抗性分析
作者:柴荣耀;游雨欣;邱海萍;郭峻宁;张震;李斌;沈升法;王艳丽
关键词:甘薯;茎腐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