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类型: 中国发明申请
专利权人: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发明人: 毛堂芬;刘作易;朱国胜;黄永会
专利号: CN200610050919.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杜鹃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1)采用杜鹃兰蒴果种子和假球茎上的芽眼作为外植体,其中蒴果种子进行无菌播种培养,萌发形成原球茎;假球茎芽眼经消毒后进行接种培养,获得原球茎;(2)通过原球茎在培养基里的增殖,将其增殖3~7倍;(3)将增殖所得的原球茎分化成苗并促其生根,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4)将再生植株栽种在蛭石苗床或营养钵生长、过渡。或将增殖的根状茎直接栽种在蛭石里生根发芽得到种苗。将种苗栽种到准备就序的土壤中,并进行栽培管理,得到人工栽培的杜鹃兰假球茎。采用本方法对杜鹃兰进行种苗繁殖,有效地解决了杜鹃兰繁殖困难和种苗缺乏的问题,可实现杜鹃兰的规模化、工厂化生产。
- 相关文献
[1]杜鹃兰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毛堂芬,刘涛,刘作易,朱国胜,黄永会. 2007
[2]优质蜜环菌的快速培养. 黄燕芬,唐丽,范成五. 2004
[3]湄潭苔茶良种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周国兰,黄燕芬,赵华富,刘晓霞,何萍. 2011
[4]湄潭苔茶良种组培快繁技术初探. 周国兰,黄燕芬,赵华富,刘晓霞,何萍. 2012
[5]非洲菊品种粉立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罗福贤,郑思乡,石乐娟,李英. 2009
[6]组织培养快速繁殖龙翅海棠. 黄燕芬,范成五,唐丽. 2004
[7]非洲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黄燕芬,唐丽,孙林,彭刚. 2002
[8]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罗汉果种苗. 黄燕芬,范成五. 2005
[9]杜鹃兰菌根结构显微观察初报. 黄永会,朱国胜,刘作易,毛堂芬. 2007
[10]野生饲用葛藤繁殖技术. 陈培燕,杨义成. 2014
[11]云南杜鹃群落不同海拔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区智,解璞,巩合德,樊国盛,王澍,袁启凤. 2014
[12]映山红杜鹃MADS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杨丽,严露露,李慧娥,杜致辉,郑淇元. 2021
[13]云南不同海拔高度对杜鹃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袁启凤,解璞,黄静,陈戈岩,樊国盛,王澍. 2013
[14]辣椒不同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苏丹,耿广东,张素勤,杨红. 2010
[1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詹瑜. 2019
[16]艾纳香残渣培养平菇技术. 丁映,何元农,关克忠,邹纯礼. 2007
[17]辣椒单倍体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付文婷. 2011
[18]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分离及培养特性研究. 田凡,朱国胜,桂阳,白新祥. 2012
[19]茶子未成熟胚子叶柄离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 黄燕芬,周国兰,赵华富. 2011
[20]非洲菊优质种苗工厂化快速繁殖技术. 石乐娟,张朝君,吴青青,郑思乡.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贵州省威宁县生态功能区大型真菌多样性调查及鉴定研究
作者:李彪;尚念杰;黄万兵;张三访;黄晓润;杨通静;刘倾城;刘宏宇;卢颖颖;朱国胜;桂阳
关键词:大型真菌;优势属;食用菌;药用菌
-
红托竹荪新品种'黔荪yzs020'
作者:龚光禄;杨通静;刘宏宇;黄万兵;尚念杰;胡腾文;黄晓润;卢颖颖;刘倾城;桂阳;朱国胜
关键词:红托竹荪;系统选育;品种
-
贵州茯茶散茶发花条件优化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舟琼;曹霞;任锡毅;黄永会;刘永翔;谭玉梅
关键词:黑毛茶;冠突曲霉;散茶发花;工艺优化
-
5种不同处理对鲜红托竹荪贮藏保鲜品质的影响
作者:黄成运;刘宏宇;桂阳;卢颖颖;李岩;朱国胜;石汉英
关键词:红托竹荪;复合保鲜;臭氧;干燥剂;质构;酶活
-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贵州冬荪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卢颖颖;刘宏宇;黄万兵;桂阳;朱国胜
关键词:冬荪;ISSR;遗传多样性
-
6%抗坏血酸水剂与0.2%苯丙烯菌酮微乳剂在茶树上的应用效果
作者:冯月玲;朱英;毛堂芬;刘思睿;陈兴龙;吴元竞;宋诗颖;刘辉;宋莉
关键词:茶树;茶饼病;茶炭疽病;抗坏血酸;苯丙烯菌酮
-
香菇新品种'蓝梦1号'
作者:龚光禄;刘宏宇;杨通静;王思丽;胡腾文;陈孟谈;刘倾城;黄万兵;卢颖颖;尚念杰;黄晓润;桂阳;朱国胜
关键词:香菇;系统选育;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