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利用;种质;创新;发掘;资源;抗病;抗逆;小麦
第一完成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6
摘要: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物质基础,项目针对我省小麦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穗发芽等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的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按照“鉴定资源-发掘基因-创制种质-提供利用”的技术路线,发掘、创制优异种质,在突破育种亲本遗传基础狭窄,促进种质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品种权7项;审定新品种5个;制订行业标准1项;发表论文48篇(其中SCI论文19篇)。 1.研制了小麦重要病害和逆境抗性鉴定新技术4项,为抗病抗逆资源筛选提供技术支持。成功研制小麦抗穗发芽性检测方法,行业标准NY/T1739-2009、小麦纹枯病牙签嵌入接菌方法、小麦赤霉病接种穗套袋保湿法和小麦芽期、苗期耐盐鉴定技术方法(专利号:ZL201410006260.X、ZL201310369532.8)等4项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实现了小麦穗发芽、纹枯病、赤霉病等抗性的精准鉴定,为获得抗性资源筛选提供技术保障。 2.发掘出抗性稳定、遗传背景清楚的优异资源87份,定位新基因/QTL 14个,为小麦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了物质支撑。从小麦近缘衍生系中发掘出Maris Dove、TP114等抗白粉病种质,经基因推导,明确其抗病基因及组合,为持续抑制小麦白粉病危害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掘出西风小麦等优异抗性资源87份,为小麦育种提供了丰富有效的抗性资源。对Tabasco等优异资源的目标基因进行了分析和定位,首次报道抗白粉病新基因Pm46,抗穗发芽QTL Qphs.pseru-4A.1等14个新基因/QTL,并建立了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抗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保证。 3.创制出携带目标抗性基因、综合性状优异的新种质13份,为抗性资源的开发利用搭建桥梁。针对抗源普遍存在遗传累赘,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将抗性基因导入农艺性状优良的遗传背景,创制携Pm2+Mld抗白粉病基因的宁麦资25;兼抗纹枯病和赤霉病的宁麦资66等新种质13份。宁麦资18等5个创新材料通过品种审定,获得植物品种权7项,申请植物品种权12项,为小麦抗性育种提供可直接利用的亲本,为抗性资源有效利用创造了条件。 4.提供共享服务,支撑品种创新,为解决我省小麦育种和生产实际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向育种家提供抗性突出、基因明确的新种质作为亲本利用,极大地提高了种质资源利用效率。育种家以抗白粉病种质宁麦资25等为亲本,育成扬麦11、扬麦13等扬麦系列抗白粉病品种5个;以抗纹枯病、赤霉病,耐湿种质西风小麦为亲本,育成宁麦9号、宁麦13等综合抗性优异的系列品种11个;利用抗倒春寒性强的郑891等为亲本,培育出淮麦20等广适品种4个,资源惠及江苏省主要小麦育种单位。据不完全统计,我省主要育种单位利用本项目提供的优异种质已培育出抗病抗逆小麦品种23个,累计推广1.4亿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相关文献
[1]深化资源研究 加强种质创新. 蔡士宾. 2002
[2]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羊杏平. 2004
[3]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4]杜鹃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综述. 刘晓青,苏家乐,李畅,何丽斯,肖政. 2018
[5]观赏桃种质资源与创新利用研究进展. 陈霁,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蔡志翔. 2010
[6]杜鹃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综述. 刘晓青,苏家乐,李畅,何丽斯,肖政. 2018
[7]甘薯种质创新技术及其创新材料.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赵冬兰. 2009
[8]抗病高干甘薯地方资源的鉴定评价与育种利用. 周志林,唐君,曹清河,赵冬兰. 2011
[9]种业新政下提升农业科研单位育种创新能力的思考. 刘钦. 2012
[10]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作物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许玲,吴魁,魏伶俐,陈虞雯. 2017
[11]小麦抗茎腐病种质筛选及鉴定新方法的建立. 周淼平,姚金保,张鹏,余桂红,马鸿翔. 2016
[12]江苏与CIMMYT小麦穿梭育种进展与展望. 姚金保,周朝飞,钱存鸣,姚国才,杨学明. 1998
[13]黄淮麦区小麦抗赤霉病新种质的创制和筛选. 周淼平,姚金保,张平平,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2018
[14]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创新. 颜伟,吴纪中,蔡士宾. 2004
[15]抗茎腐病转基因小麦新种质的筛选.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增艳,杨丹. 2014
[16]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1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纪中,吴小有,张巧凤,付必胜,蔡瑾,蔡士宾. 2019
[17]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518的选育与分子鉴定. 蔡瑾,张巧凤,付必胜,郭炜,翟文玲,刘颖,吴小有,吴纪中. 2023
[18]TaPIMP1过量表达提高转基因小麦的抗病性和耐旱性. 周淼平,张增艳,周小青,姚金保,任丽娟,杨学明,马鸿翔. 2011
[19]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连麦12及其栽培技术. 郭明明,王康君,张广旭,谭一罗,孙中伟,李晓峰,陈凤,樊继伟. 2022
[20]中国甘薯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发展战略. 郭小丁,张允刚,唐君,张华,李玉侠,史新敏.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粉质胚乳突变体we2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
作者:朱建平;李文奇;许扬;王芳权;李霞;蒋彦婕;范方军;陶亚军;陈智慧;吴莹莹;杨杰
关键词:水稻;胚乳;淀粉;精细定位
-
水稻抽穗期调控基因Hd6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作者:陈智慧;陶亚军;范方军;许扬;王芳权;李文奇;古丽娜尔·巴合提别克;蒋彦婕;朱建平;李霞;杨杰
关键词:水稻;抽穗期;Hd6;功能标记;等位基因特异性PCR
-
基于高通量芯片的大麦高效KASP标记的开发和应用
作者:徐婷婷;孟珊;朱小品;邹淑琼;狄佳春;杨欣;朱银;郭春滨;颜伟
关键词:大麦;KASP标记;遗传多样性;指纹图谱;品种鉴定
-
新形势下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作者:王森;沈昆仑;罗奕秋;颜伟;张瑜;杨娟;王永霞;袁朗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共享服务;管理机制;江苏省
-
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作者:唐伟杰;陈海元;张所兵;唐骏;林静;方先文;张云辉
关键词:水稻;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变异
-
基于HRM技术开发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功能标记
作者:王军;周晶;陶亚军;李文奇;朱建平;范方军;王芳权;许扬;陈智慧;蒋彦婕;李霞;杨杰
关键词:水稻;糊化温度;ALK;功能标记;HRM技术
-
外源施用6-磷酸海藻糖生物制剂对甘薯营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侯会;苏涵;王维;张巧凤;耿晓月;董韦;吴琴燕;徐振;张学彪;庄义庆
关键词:6-磷酸海藻糖;甘薯;光合特性;营养品质;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