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一等奖
关键词: 新品种选育;技术;品种;园林植物;品种选育;核心技术;产业;植物新品种;技术集成;产业化;园林;植物;集成;新品种;选育;核心
第一完成单位: 扬州大学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本项目属农业科学技术领域。 丰富多样的园林植物是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的坚强保证。目前,形成规模生产的园林植物种类多样性缺乏、受市场欢迎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匮乏、适应新农村发展趋势的实用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不足、园林植物管理和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限制了我国园林植物产业由数量扩张向质量与效益同步增长的转变。项目组针对影响我国园林植物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开展协同攻关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系统收集、保存和研究特色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创建了基于生理和形态指标的观赏性和抗逆性评价体系,阐明了叶色和花色形成的生物学机制。1)项目组先后从国内外收集和引进园林植物种质资源1508份,建立了芍药、杜鹃、月季、柳树、槭树、榉树、含笑、银杏、乌桕等9个种质资源圃和1个以彩叶树种为主的新优苗木展示园,为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储备丰富的基因库;2)对收集的园林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基于形态和生理指标的观赏性和抗逆性评价体系,为生产应用和品种选育挖掘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3)创建了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槭树、杜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技术体系,为种质资源保存、杂交育种和和分子辅助育种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4)阐明了乌桕叶色和芍药花色形成的生物学机制,为今后运用栽培或育种措施改良叶色和花色奠定理论基础。 2.以优异种质资源为基础,采用常规选育和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创制新种质,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1)探明杜鹃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特点,为正确选配亲本进行定向育种提供理论依据;2)探索应用RNA干扰技术创制造芍药新种质的育种技术的研究,为其它园林植物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创制新种质奠定基础;3)创建了芍药幼胚培养技术,克服了芍药重瓣品种杂种胚成苗率低的问题,解决了芍药远缘杂交的关键技术难题;4)发明了提高柳树杂交效率、提早开花结实及促进杜鹃、挪威槭等种子萌发的方法,加速育种进程;5)采用常规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选育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园林植物新品种21个。 3.集成创新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体系、园林苗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服务带动型的“一体两翼”花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1)集成创新与各种园林植物配套的容器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和组培育苗等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体系,加快良种的规模化生产和推广进程;2)集成创新以“三新”技术为核心的园林苗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即:运用高接换冠技术更新改造低档品种,运用大树造型技术更新改造常规树形,运用乔、灌木立体种植技术更新改造传统的单一树种密植模式,实现园林植物的集约化生产;3)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与江苏省花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苏省(如皋)花卉苗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和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等社会力量,共建服务带动型的“一体两翼”花木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创新花木推广示范新模式,促进了园林植物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 该项目先后选育出21个新品种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获得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制定地方标准28项,发表相关论文116篇,其中SCI收录16篇,培养研究生15名。2011~2013年,种苗工厂化快繁技术体系通过多家省级龙头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共生产各类园林植物优良新品种种苗2000万株,新增利润1.2亿元;园林苗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江苏各市林业系统推广应用,共计推广95.5万亩,共增收24.6亿元。两项合计共增收25.8亿元。 该项成果的推广实施,丰富了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促进了园林植物生产的品种换代和技术更新,提高了园林植物生产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园林植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相关文献
[1]种业科学的核心内容是种子科学与技术. 钱虎君,丁丹,梅彭新,王明君,王波,刘小斐,马小龙,姜建友. 2012
[2]优质彩棉新品种选育及其产品开发. 陈旭升,狄佳春,赵亮. 2015
[3]信息技术正在悄悄改变传统DUS测试模式——参加UPOV第33届自动化和计算机程序技术工作组会议报告. 黄志城,王显生,唐浩. 2016
[4]糖料作物甜菊产业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黄苏珍,原海燕,周群喜,杨永恒,崔广荣,李善汪,罗庆云,佟海英,郭书巧,王其斌,杨秋萍. 2018
[5]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5号的选育. 孙华,许才康,张建栋,陈培峰,黄萌. 2012
[6]杜鹃花新品种‘蝶舞’的选育及露地栽培应用技术. 刘晓青,苏家乐,李畅,何丽斯,肖政. 2018
[7]杜鹃花新品种‘江南春早’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陈璐,苏家乐,何丽斯,李畅,仲少华,刘晓青. 2016
[8]观赏桃新品种红粉佳人的选育. 马瑞娟,张勇,俞明亮,许建兰,沈志军,蔡志翔,沈江海. 2011
[9]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内容与运行对策探讨. 钱虎君,李莉,李媛媛,丁丹,孔星然,罗国俊,曹永波,鲁琼. 2012
[10]江苏小麦品质现状与提升策略. 马鸿翔,王龙俊,姚金保,张平平,杨学明,张鹏. 2013
[11]江苏油菜产业和品种改良的回顾与展望. 傅寿仲,戚存扣,浦惠明,张洁夫. 2003
[12]“苏棉22号”产业化探索及相关育种问题简评. 王为,潘宗瑾,潘群斌. 2009
[13]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的培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唐红生,朱国永,王爱民,何冲霄,任仲玲,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 2008
[14]优质杂交籼稻新组合天优1120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朱国永,姚立生,孙明法,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何冲霄,任仲玲,单忠德,孙红芹,万林生. 2008
[15]杂交大麦新组合选育的操作技术. 张明生. 2003
[16]连云港地区梅的栽培品种和栽培技术. 赵文静,郑旭,王晓晓,缪美华,王都军,刘兴满. 2023
[17]江苏沿海地区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 高波,李红阳,王凯,孙星星,张俊喜,顾慧玲,马晶晶,王凡,蒋颖洁. 2019
[18]塑料大棚与沼气集成技术应用研究. 王志春. 2012
[19]高产稳产优势早熟小麦新品系淮阴9467. 夏中华,丁雪蕙. 1999
[20]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耐盐促生菌发酵对黑水虻虫粪组成及其应用效果的影响
作者:黄欣;谷青青;吴玲;曹凡;金雨晴;陈燕;郭聪;柯裴蓓;李玉娟
关键词:黑水虻虫粪;耐盐促生菌;发酵;有机肥;白菜
-
不同强化处理措施生态沟渠的净化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敏;张迎颖;王岩;张志勇;苏国东;刘海琴;宋雪飞;姜智绘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削减率;氮;磷
-
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及其配置规模
作者:张迎颖;李敏;潘吴意;王岩;姜智绘;苏国东;刘海琴;张志勇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氮;磷;配置规模
-
草莓组培苗不定根响应羧基化碳纳米管处理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曹凡;陈燕;谷青青;郭聪;吴玲;徐秋霞;黄欣;李玉娟
关键词:红颜草莓;碳纳米管;转录组测序;植物组织培养
-
添加不同复合菌对黑水虻幼虫粉发酵产物组成的影响
作者:黄欣;吴玲;谷青青;曹凡;柯裴蓓;陈燕;郭聪;金雨晴;李玉娟
关键词:黑水虻幼虫粉;复合菌;脂肪酸;氨基酸
-
新时期南通智慧农业应用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李敏;章洪娟;薛晨霞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
-
苏中地区白玉枇杷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柯裴蓓;陈燕;谷青青;郭聪;王莹;李玉娟
关键词:白玉枇杷;栽培技术;苏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