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利用RAPD技术提高茶淀玫瑰香葡萄优系纯度及标准化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标准;利用;玫瑰;技术;栽培;茶;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葡萄;纯度;玫瑰香葡萄;标准化;提高

第一完成单位: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6

摘要: 玫瑰香葡萄是天津地区的农业名牌产品,栽培面积达到六万亩。由于在玫瑰香葡萄生产中长期的营养系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和变异,品种表现性差异较大,以及树体营养供应不平衡等原因造成葡萄果品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本项目通过田间选优和利用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手段,选择玫瑰香葡萄的优良变异,解决品种的退化和变异问题,纯化玫瑰香葡萄优系。   项目完成情况:   1、在玫瑰香葡萄纯度鉴定和优系筛选方面: (1)建立了玫瑰香葡萄RAPD分析的技术体系,确定了该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2)筛选出了玫瑰香葡萄优系标准型、长粒型、早熟型计三个类型11个株系,丰富了玫瑰香品种的种质资源。   2、在玫瑰香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方面: (1)研制出了适宜玫瑰香葡萄的无核剂,并总结出调节玫瑰香葡萄无核的配套栽培管理技术。 (2)在明确玫瑰香葡萄营养需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增施磷、钾肥为主的汉沽地区葡萄园配方施肥方案。 (3)建立了玫瑰香葡萄栽培示范园620亩。   3、自2002年选出优系、形成配套关键栽培技术以来,项目的重大经济效益已显现出来。至今,已累计推广应用优系玫瑰香葡萄及配套栽培技术1540亩,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23.97万元。   推广前景   在天津玫瑰香葡萄产地,虽然从整体上有着较高的栽培管理水平,但其产品品质距精品标准的要求距离还很大,存在名牌不是精品的问题,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玫瑰香品种种性分离严重。解决玫瑰香葡萄的品质问题除加强栽培管理技术外,首先要解决的还是玫瑰香的品种纯度问题。只有较好的品种而且品种的纯度一致才能使产品质量标准化,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后果品品种及果品的销售受到很大的冲击,汉沽区玫瑰香葡萄产品进入精品市场是提升玫瑰香葡萄产业的必要措施,效益显著。

  • 相关文献

[1]玫瑰香葡萄不同时期叶片提取DNA纯度的比较. 田淑芬,李树海,高杨,韩振海,许雪峰,孟玉霞,刘桂英. 2003

[2]大久保桃精品果园栽培技术. 魏文玉,王芝学,朱庆善,姜立强. 2003

[3]不同保鲜剂结合冰温对玫瑰香葡萄贮藏品质和生理生化的影响. 朱志强,高丕生,张平,赵飞. 2013

[4]采收时间对玫瑰香葡萄果实品质及芳香化合物组分的影响. 商佳胤,田淑芬,朱志强,李树海,集贤,高扬. 2013

[5]行间生草对玫瑰香葡萄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黄建全,田淑芬,商佳胤,张娜,王丹. 2014

[6]茶淀玫瑰香葡萄ICP-MS多元素分析法的建立. 张强,陈秋生,刘烨潼,殷萍,孟兆芳. 2012

[7]茶淀玫瑰香葡萄糖分积累及品质相关性研究. 张强,陈秋生,刘征辉,刘烨潼,殷萍. 2016

[8]玫瑰香葡萄RAPD技术体系的建立. 田淑芬,韩振海,李树海,高扬,许雪峰,孟玉霞,刘桂英. 2003

[9]玫瑰香葡萄果汁加工技术. 李光普,胡明,胡云峰. 2008

[10]RAPD技术提高玫瑰香葡萄优系纯度研究展望. 田淑芬. 2002

[11]创建绿色食品基地 实现优质农产品与企业对接. 张凤娇,王莹,李海燕,魏云鹏,谭凤权. 2011

[12]冰温结合CT-2保鲜剂对玫瑰香葡萄贮藏品质及生理的影响. 关筱歆,李江阔,张鹏,张平,冯叙桥. 2011

[13]行间生草对玫瑰香葡萄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黄建全,田淑芬,商佳胤,张娜,王丹,左照江,张玉莲. 2013

[14]数学分析玫瑰香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 魏家林,田淑芬,高扬. 2005

[15]不同叶面肥在玫瑰香葡萄设施延后栽培中的应用初探. 商佳胤,王丹,高扬,集贤,张娜,田淑芬. 2012

[16]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葡萄中乙醇和乙醛含量的研究. 黄艳凤,王永婵,张平. 2009

[17]热处理对鲜切玫瑰香葡萄抗氧化活性及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 曹明明,阎瑞香,冯叙桥,关文强. 2012

[18]短波紫外线处理对“玫瑰香”葡萄采后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刘然然,阎瑞香,王欣,寇莉萍. 2012

[19]玫瑰香葡萄贮藏期间糖酸品质的近红外检测. 陈辰,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20]电子鼻结合GC-MS检测玫瑰香葡萄贮后货架期内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陈辰,鲁晓翔,张鹏,陈绍慧,李江阔.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