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利用;利用技术;技术;资源化利用;蓝藻;资源化;资源;工程化;工程
第一完成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本成果建立了蓝藻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产业化体系,包括蓝藻厌氧发酵降解藻毒素,生产沼气能源化,沼液、沼渣肥料化、农田利用技术和工艺,揭示藻毒素降解规律及其在土壤、水体、植物体内的迁移和积累规律。建立了蓝藻肥料的安全利用评价体系,首次制定了蓝藻有机肥质量标准和施用技术规程,为安全有效的利用蓝藻提供了科学依据。发现5种未报道的藻毒素降解菌株,并且发现了新的与降毒素功能特异相关的蛋白家族MlrA。 成果的应用工程,为我国富营养化严重的著名三大湖(太湖、滇池、巢湖)的巨量打捞蓝藻安全处置提供了示范作用。
- 相关文献
[1]农业废弃物资源分类及利用技术. 张志高,王志春,王春云,耿安红,荣耀宗,吴承东. 2015
[2]江苏省蔬菜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羊杏平. 2004
[3]组建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必要性分析. 钱虎君,郑安俭,汤义华,焦庆清,张红生. 2010
[4]农业科研单位建设“标志性”工程的思考. 李德新. 2009
[5]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陆维忠,姚金保. 2001
[6]蓝藻沼液对矮牵牛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 佘旭东,刘凤军,宋英,沈明星. 2013
[7]蓝藻沼肥对土壤的影响. 姜继辉,严少华,陈巍,韩世群,刘海琴. 2010
[8]2种絮凝剂对水华蓝藻的去除能力. 张青,邓金花,顾俊荣. 2009
[9]蓝藻基生物降解共混膜的力学性能. 周庆,王岩,陈婷,徐文杰,韩士群. 2020
[10]C/N对蓝藻好氧堆肥腐熟及无害化进程的影响. 江君,靳红梅,常志州,杜静. 2012
[1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藻发酵液及堆肥中微囊藻毒素含量. 耿志明,魏瑞成,陈明,刘蔼民. 2009
[12]蓝藻发酵沼液对青菜生物学特性和品质影响初探. 薛延丰,李慧明,石志琦. 2009
[13]水华蓝藻酸解制备复合氨基酸液的研究. 钱玉婷,常志州,王世梅,吴军伟,徐霄. 2008
[14]蓝藻厌氧发酵过程中若干指标的变化. 王震宇,韩士群,严少华,王荣富,宋伟,刘海琴. 2008
[15]太湖蓝藻藻蓝蛋白的提取及纯化. 韩士群,李辉东,严少华,夏明珠. 2012
[16]无机砷对滇池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龚艳,敖鸿毅,刘碧波,闻胜,王智. 2011
[17]水分对蓝藻堆肥效果的影响. 江君,杜静,常志州,靳红梅. 2012
[18]悬浮载体对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过程的影响. 周庆,严少华,宋伟,刘海琴,黄建萍,韩士群. 2009
[19]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李秉柏,施德堂,王志明. 2007
[20]水葫芦与蓝藻厌氧发酵产沼气研究. 刘海琴,宋伟,高运强,韩士群,黄建萍.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强化处理措施生态沟渠的净化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敏;张迎颖;王岩;张志勇;苏国东;刘海琴;宋雪飞;姜智绘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削减率;氮;磷
-
基因工程抗体功能修饰及其在农业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徐重新;沈建兴;金嘉凤;何鑫;谢雅晶;张霄;朱庆;刘媛;刘贤金
关键词:基因工程抗体;抗体亲和成熟;抗体蛋白表达;免疫检测;抗独特型抗体;杀虫抗体;杀菌抗体
-
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及其配置规模
作者:张迎颖;李敏;潘吴意;王岩;姜智绘;苏国东;刘海琴;张志勇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氮;磷;配置规模
-
矮生菜薹新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刘凤军;蒋明敏;宋英;何玲莉;佘旭东
关键词:矮生;菜薹;苏薹5号;苏薹6号;丙环唑;品种比较
-
畜禽养殖场臭气治理研究进展
作者:叶小梅;章欣悦;刘洋;张应鹏;孔祥平;朱飞;杜静;奚永兰
关键词:畜禽;养殖场;臭气;危害;治理技术
-
水生植物对浮游菌群和中华绒螯蟹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作者:施林林;王杰;沈明星;梅丽娟;邓金花;王海候;陆长婴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水生植物;肠菌菌群;浮游菌群;水体质量
-
麝香草酚调控盐土中水稻耐盐作用研究
作者:张晓伟;周新翔;陈浩;刘中现;李忠辉;陈健;石志琦
关键词:麝香草酚;水稻;盐胁迫;耐盐作用;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