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中粒种咖啡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标准;技术;栽培;示范;咖啡;中粒种咖啡;研究;标准化;技术研究;栽培技术;标准化栽培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2

摘要:   1、课题来源   本项目来源于农业行业科研专项《热带特色香辛饮料作物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业部热作农技推广专项《海南省万宁市兴隆镇咖啡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国家星火计划《中粒种咖啡高产示范基地的建立》等。   2、技术原理   本项目技术属于热带作物栽培与耕作领域。   项目利用农业统计学原理,采用正交试验、对比试验布置试验处理,通过开展中粒种咖啡良种繁育、整形修剪、芽接换种改造低产园等技术研究,综合分析试验结果,总结出咖啡高产栽培技术;根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投比最大化原则,研究提出适宜的咖啡间作模式;优化集成各单项技术,制定咖啡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建立示范基地,通过技术指导、办班等多种形式,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3、性能指标   (1)优化并推广咖啡高效栽培模式1种以上;   (2)提出养分管理方案1套;   (3)建立示范基地1个,面积15~25公顷,辐射面积100公顷;   (4)举办“咖啡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种植户150人次以上。   4、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   (1)开展中粒种咖啡嫁接苗繁育技术研究,嫁接成活率高达90﹪以上,高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   (2)国内最早开展中粒种咖啡芽接换种改造低产园技术研究,芽接成活率达80﹪以上,产量是芽接前的2~3倍。   (3)研究发现2年生一级分枝数是咖啡产量的决定性因素,国内首次研发出以培育2年生一级分枝为主要结果枝的中粒种咖啡多干整形修剪法。   (4)筛选出咖啡/香蕉和咖啡/槟榔间作两种复合栽培模式,突破了海南低海拔、高温、高光强下种植咖啡易早衰的问题,与单作相比,单位面积效益分别提高62.5﹪和61.4﹪。   5、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本项目技术成熟配套,可在海南、云南中粒种咖啡主产区推广应用。   6、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已建立示范基地500亩,辐射带动5000多亩;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农户500人次以上,较好地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今后,将通过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继续加大咖啡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普及力度,促进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   

  • 相关文献

[1]18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初级系比试验. 董云萍,龙宇宙. 2002

[2]盆栽新宠——咖啡及其盆栽技术. 罗文扬,罗萍,雷新涛,姚全胜. 2007

[3]咖啡新品种热研3号选育. 闫林,黄丽芳,王晓阳,董云萍,张籍香,林兴军,孙燕,陈鹏,龙宇宙. 2020

[4]海南油梨栽培技术. 赵丽,赵家桔,曾迪,王赟,黄海杰. 2012

[5]檀香及其栽培技术. 罗萍,罗文扬,蔡聪,邓旭. 2009

[6]云南干热河谷腰果栽培技术. 黄海杰,黄伟坚,张中润,王金辉,梁李宏. 2012

[7]檀香研究生产现状及栽培应用. 罗萍,罗文扬,蔡聪,雷新涛,邓旭. 2008

[8]散尾葵盆栽标准化栽培技术. 罗萍,樊权,陈永辉,林希昊,尹俊梅. 2009

[9]干旱胁迫对中粒种咖啡幼苗膜脂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杨华庚,颜速亮,陈慧娟,邓志声. 2014

[10]中粒种咖啡18个无性系初级系比试验. 董云萍,龙宇宙. 2002

[11]中粒种咖啡无性系XL26号的抗寒机理研究. 龙宇宙,董云萍,卢少芳,巢姜娟. 2002

[12]中粒种咖啡扦插试验简报. 张籍香,吴坤南,龙宇宙. 2012

[13]种间嫁接对中粒种咖啡品质的影响. 董云萍,宗吉勇,林兴军,孙燕,黄丽芳,闫林,王晓阳,龙宇宙. 2019

[14]水分胁迫对中粒种咖啡花芽分化的影响. 林兴军,马福生,陈鹏,黄丽芳,董云萍. 2018

[15]利用SSR分子标记快速鉴别中粒种与小粒种咖啡. 王晓阳,董云萍,黄丽芳,闫林,周华,陈金焕,孙燕,林兴军. 2014

[16]中粒种咖啡品种比较试验. 闫林,黄丽芳,王晓阳,林兴军,孙燕,陈鹏,龙宇宙,董云萍. 2018

[17]15个中粒种咖啡无性系的主要农艺性状观测. 董云萍. 2007

[18]咖啡黑小蠹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林延谋,符悦冠,刘凤花,刘道银,张俊宏,章创鹏,吴荣生,蔡德光. 1994

[19]植物病毒病检测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张静雅,何衍彪. 2019

[20]宿根甘蔗机械化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韦丽娇,严晓丽,李明,覃荣刚,董学虎,黄伟华,李日华.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