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动态监测;风险;棉花;抗性分析;评估;分析;监测;棉区;动态;昆虫;花;风险评估;长江;风;基因;长江中游;抗性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5
摘要: 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和湖北省植保总站共同承担了长江中游棉区转Bt基因棉花的风险评估项目,于2000~2004年间开展了以下研究并得出结论: 1、测定了Bt棉组织内Bt杀虫蛋白及其它重要物质含量的变化,明确了Bt杀虫蛋白表达为前期高,中期出现下降,后期略有回升的变化规律;Bt棉组织内氨基酸、可溶性糖、氮磷钾及水分含量与常规棉无显著差异。 2、Bt棉对靶标害虫的抗性评价,明确了在整个生育期,Bt棉对棉铃虫、红铃虫的抗性效率几乎均保持在80%以上,对玉米螟和棉大卷叶螟的控制效果达90%以上。这些害虫可不用农药防治。但是Bt棉对斜纹夜蛾几乎不具抗性,提出了Bt棉田也应采用化学防治及其它手段来控制斜纹夜蛾的暴发。 3、研究了Bt棉对非靶标害虫的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的影响,阐明了Bt棉对棉蚜的存活率、繁殖力、发育情况及种群动态无显著影响,Bt棉田红蜘蛛、盲蝽、粉虱、叶蝉等害虫的消长规律与常规棉田无显著差异,Bt棉的种植不会导致以上害虫的大暴发。 4、调查了Bt棉田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群动态,摸清了Bt棉田捕食性天敌的数量要高于常规棉田,提出应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和利用棉田天敌来控制害虫发生。 5、调查了Bt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变化规律,指出Bt棉田害虫物种的丰富度与常规棉田相比无明显变化,Bt棉田节肢动物群落抗外界干扰能力和自控能力都相应得到增强,Bt棉田系统变得更稳定。 本项目的特点: 1、首次系统地测定了长江中游棉区Bt棉组织内杀虫蛋白含量及其它重要物质的季节性变化,为Bt棉在该地区的风险评估提供了生理生化上的依据; 2、首次测定了Bt棉对棉大卷叶螟的抗性,填补了Bt棉对该害虫抗性评价的空白; 3、系统评价并监测了Bt棉对斜纹夜蛾的抗性,提出了在斜纹夜蛾大发生时,在Bt棉田应采用化防及其它手段来控制该害虫危害的观点; 4、建立了长江中流棉区Bt棉田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即在棉花生长前期,用选择性农药挑治棉蚜或红蜘蛛,保护棉田天敌的繁衍和发展;中期,主要为自然控害,同时要做好对斜纹夜蛾的预测预报,如有发生,可选用生物农药防治;后期,采用自然控害,提高越冬天敌数量。 5、在基点的示范表明,常规化防田在年用药达11次的情况下,其对棉铃虫、红铃虫的控制效果仍不及Bt棉,表明种植Bt棉能减少农药使用量,节约防治成本,降低农田污染。 6、该研究内容详实,技术先进,论据充分,被技术鉴定委员会的同行专家一致评价为“整体研究达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内容达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推广情况: 自Bt棉在我省推广种植以来,仅2003~2004年间累计推广面积就达240多万亩,节约开支7680多万元。而且因农药用量的减少,极大改善农田及农村生态环境,这将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我省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相关文献
[1]长江中游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规范. 别墅,王孝纲,张教海,夏松波,余隆新,张友昌. 2012
[2]昆虫对Bt作物的抗性演化与治理技术. 王玲,许冬,王金涛,万鹏. 2017
[3]湖北省“十二五”棉花育种展望. 蓝家样,詹先进,符家平,陈全求,黄云. 2010
[4]湖北崇阳水稻蛀秆螟虫灯下发生情况监测与分析. 吕亮,王治虎,常向前,张舒. 2015
[5]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与抗病育种. 孙波,周洪英,吴宏丽. 2011
[6]湖北省棉花单产提高的限制因子及对策研究. 冯常辉,孟艳艳,张光梅,张胜昔. 2012
[7]湖北省棉花纤维品质现状分析及品质区划初步探讨. 蓝家样,张兴中,詹先进. 2004
[8]棉花抗病虫育种研究综述. 蓝家样,邱新平,詹先进,张兴中. 2000
[9]长江中游夏玉米成熟期茎秆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张士龙,贾海涛,贺正华,黄益勤. 2020
[10]延迟收获对长江中游春玉米农艺性状及机收质量的影响. 刘志辉,展茗,梁如玉,王燕,刘永忠,黄益勤,杨仁能,尚春辉. 2021
[11]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籽粒脱水及机收质量差异分析. 梁如玉,黄益勤,展茗,刘志辉,王燕,刘永忠,杨仁能,汪恒进. 2021
[12]长江中游杂交早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 杨国才,周雷,刘凯,陈志军,胡刚,李三和,闸雯俊,游艾青. 2015
[13]黄冈市某奶牛场DHI技术应用情况报告. 李晓锋,熊海谦,李文功,毛丹,熊琪,索效军,陈明新. 2013
[14]长江中游地区狗牙根和白三叶生产力对种间竞争的响应. 田宏,刘洋,蔡化,张鹤山,陈明新. 2011
[15]长江中游棉区棉田种植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 张教海,别墅,王孝刚,唐仕芳. 2002
[16]光叶紫花苕子在烟田中的腐解及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孔伟,耿明建,储刘专,寇玲玲,袁家富,赵书军,徐祥玉,李小坤,鲁剑巍,曹卫东. 2011
[17]有机无机肥不同施用方式对鄂西南植烟土壤有效氮动态的影响. 徐祥玉,谭毛彦,袁家富,赵书军,熊又升,彭成林,侣国涵,刘晔. 2011
[18]湖北省渔业风险防控及对策研究. 蔡端午,潘峰. 2021
[19]昆虫的气味景观:从气味扩散到害虫防控. 焦龙,谭荣荣,陈勋,王红娟,黄丹娟,毛迎新. 2023
[20]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黄云,詹先进,蓝家样,陈全求.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恶臭假单胞菌HB3S-20在棉花中的定殖及诱导抗性研究
作者:金利容;许冬;王玲;丛胜波;李文静;杨妮娜;尹海辰;黄薇;万鹏
关键词:恶臭假单胞菌;棉花;定殖;诱导抗性
-
低温对绿盲蝽成虫耐寒性及主要耐寒物质的影响
作者:许敏;陈利珍;李文静;万鹏
关键词:绿盲蝽;成虫;低温;耐寒性;耐寒物质
-
基于机器视觉的鲐鱼鱼体定向排列输送装置设计与试验
作者:万鹏;黄毓毅;汪荣;李梦珂;肖畅宇;吴文锦
关键词:机器视觉;目标检测;鲐鱼;头尾定向;腹背定向;YOLOv5s
-
甲酰氨基嘧磺隆·甲基碘磺隆对夏玉米田杂草防除效果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作者:黄薇;李林;金利容;袁斌;朱文达;万鹏
关键词:甲酰氨基嘧磺隆·甲基碘磺隆;一年生杂草;防效;夏玉米;产量
-
草地贪夜蛾对国产Bt玉米的抗性风险评估
作者:王文荟;黄运新;万鹏;封洪强;吴孔明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Bt玉米;种子混合庇护所;幼虫转移;抗性风险分析
-
基于机器视觉的鲢鱼头加工装置设计及试验
作者:杨俊;万鹏;黄毓毅;朱明;谭鹤群;吴文锦;丁安子
关键词:鲢;鱼头加工;机器视觉;自动化加工;精准切割;切割路径规划
-
10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棉铃虫、绿盲蝽触杀活性研究
作者:丛胜波;万鹏;李文静;李栋;孙俊;尹海辰
关键词:棉铃虫;绿盲蝽;触杀活性;苦杏仁;提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