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稳产;品种;玉米;抗病;广适;新品种;玉米新品种
第一完成单位: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9
- 相关文献
[1]大豆新品种陇黄1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王立明,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张国宏. 2018
[2]高蛋白抗病大豆品种陇豆6号选育报告. 王兴荣,杨显凤,张彦军,朱志锋,孔繁军,李玥,王红梅,苟作旺,祁旭升. 2024
[3]利用雌穗返祖玉米改良自交系及配制杂交种陇单6号. 杨彦忠,寇思荣,何海军,周玉乾,刘忠祥,李志明,王晓娟. 2011
[4]优质高产广适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8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包奇军,潘永东,张京,张华瑜,柳小宁,徐银萍,火克仓,郭刚刚,赵锋. 2020
[5]玉米丝黑穗病抗病新品种选育及防治探讨. 李志明. 2010
[6]6个玉米新品种在定西旱作农业区的引种初报. 席旭东,常宏,车卓,包巧玲,李小东,马明生. 2019
[7]玉米新品种陇单803的选育及其制种技术. 连晓荣,杨彦忠,周玉乾,周文期,何海军,王晓娟,刘忠祥,寇思荣. 2021
[8]机收玉米新品种五谷318选育报告. 李世晓,杨万平,李世程,马燕春,张正英. 2019
[9]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晚熟组区试总结. 周玉乾. 2007
[10]玉米新品种禾盛209选育报告. 张国琴,刘明华,张正英,葛玉彬. 2022
[11]2001-2002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中熟组区域试验结果. 何海军,寇思荣,杨彦忠,王振军,周玉乾. 2004
[12]玉米新品种五谷3861选育报告. 李世晓,王国基,李世程,马燕春,张正英. 2019
[13]旱地玉米新品种引进与筛选. 刘晓伟,何宝林. 2011
[14]2005年甘肃省玉米新杂交种早熟组区域试验总结. 周玉乾. 2006
[15]10个玉米新品种在庄浪县川旱地的引种试验初报. 张继红,康恩祥. 2014
[16]陇东旱塬区机械粒收玉米新品种品质分析. 王淑英,樊廷录,续创业,党翼,程万莉,赵刚,周刚,李尚中,王磊,张建军. 2022
[17]玉米新品种九洋528选育报告. 张建军,冯海,党翼,赵刚,李城德. 2019
[18]高产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陇单639的选育及栽培. 连晓荣,李永生,何海军,杨彦忠,王晓娟,周文期,刘忠祥,董小云,周玉乾. 2024
[19]抗旱杂交谷子在敦煌极干旱地区节水效果研究(英文). 赵治海,冯小磊,史高雷,范光宇,苏旭,宋国亮,杨天育,董孔军,南宏宇. 2014
[20]早熟抗旱啤酒大麦甘啤5号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分析. 包奇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外源甲基乙二醛对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赵瑞宁;李永生;汪军成;方永丰;董小云;周文期;连晓荣;王晓娟;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甲基乙二醛;抗氧化酶;干旱胁迫
-
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 9的精细定位
作者: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董小云;周玉乾;刘忠祥
关键词:玉米;黄化突变基因Zmet9;BSR-seq;精细定位
-
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者:连晓荣;何海军;李永生;周文期;王晓娟;杨彦忠;刘忠祥;张彦军;周玉乾
关键词:种植模式;玉米;光合特性;产量;品质;河西灌区
-
玉米矮秆突变体20F421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周文期;李永生;王晓娟;杨彦忠;连晓荣;何海军;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矮杆;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玉米碳水化合物分配缺陷突变体ygl3的光合特性及遗传分析
作者:刘忠祥;李永生;王晓娟;连晓荣;梁根生;寇向龙;何海军;杨彦忠;周文期;周玉乾
关键词:玉米;碳水化合物;突变体ygl3;光合特性;遗传分析
-
EMS诱变玉米自交系郑58后代变异分析及应用评价
作者:连晓荣;王晓娟;周玉乾;何海军;杨彦忠;刘忠祥;李永生;杨晨曦;刘芥杉;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种质创新;品种改良;EMS花粉诱变
-
控制玉米株高基因PHR1的基因克隆
作者:杨晨曦;周文期;周香艳;刘忠祥;周玉乾;刘芥杉;杨彦忠;何海军;王晓娟;连晓荣;李永生
关键词:玉米;株高;穗位高;BSA混池测序;基因定位;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