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优化施肥;莲藕;技术;施肥;莲;优化;技术研究;营养特征;湖北;湖北省;研究与应用;研究;施肥技术;营养;特征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3
摘要: “湖北省莲藕营养特征及优化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针对湖北省莲藕生产中存在的肥料用量不合理和肥料运筹方式不合理的突出问题立项开展研究,从2005年项目启动到2012年项目结束,开展了长达8年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共投入近300万元经费。由多个项目共同资助完成,这些项目包括: 2005年启动的中加合作项目“Soil Nutrients Status in Rhizome Lotus Field of Hubei and Balanced Fertilization Techniques on Rhizome Lotus for High Yield,Excellent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Hubei-24,2005~2007)。 2006年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资助的自立项目“优质莲藕营养特性及优化施肥综合配套技术研究”(200611)。 2007~2012年,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之后,创新项目“湖北省农田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沃土技术体系研究(2007-620-003-03-05)”对莲藕施肥项目的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给予了有力的经费支持。 2008~2010年,中加合作项目得到延续,以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ed fertilization techniques on rhizome lotus(IPNI-Hubei-24)为题继续开展相关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的全面展开,全省多个产区莲藕测土配方施肥研究也被纳入资助范围,尤其加强了各个产区莲藕3414试验研究和后期技术示范与推广。 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主要水生蔬菜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研究(2012BAD27B02-4)”正式启动,对本项目的后续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进行了有力的支持。 因此,“湖北省莲藕营养特征及优化施肥技术研究与应用”是由1个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1个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2个省级项目和2个国际合作项目共6个项目共同资助完成的。 技术原理:运用植物营养学和土壤肥料学技术原理。性能指标:1)查明了湖北省莲藕生产中施肥问题主要是肥料结构和肥料运筹方式不合理。2)明确了藕田养分特征及养分限制因子主要为氮、钾、磷、锌和硼。3)探讨了莲藕全生育期营养特征。4)研究证实了适宜氮、钾营养具有促进莲藕健康生长、干物质累积和产量形成、养分吸收、改善品质等多种作用。5)研究获得在田间生长条件下莲藕氮、磷、钾养分吸收量。6)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湖北省莲藕优化施肥综合配套技术,提出了不同产区莲藕氮磷钾肥料优化配方。7)经产区示范证实,莲藕优化施肥技术具有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8)开发了“湖北省莲藕施肥推荐专家咨询系统。从检索到国内外近十年的相关文献来看,国外无此项研究报道,国内同类研究也报道较少。有关对湖北省莲藕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的系统深入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课题研究方法、成果推广应用方式及该课题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配套性,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成果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 1)研究作物创新 对莲藕进行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系统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 2)研究方法创新 莲藕营养特性盆栽试验研究方法在常规方法上作了改进和创新。 3)成果推广应用方式创新 “莲藕综合栽培技术”专题网页的应用,不仅大大减少了技术推广成本,还大大增加了技术推广应用的覆盖度。 4)取得了一系列莲藕营养特征与优化施肥技术创新性研究成果。 本项目针对湖北省莲藕生产中存在的突出施肥问题立项,在探讨了莲藕全生育期营养特征的基础上开展莲藕优化施肥技术研究,并在几个主要产区进行示范验证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成熟的湖北省莲藕优化施肥技术。取得的成果适用于湖北省内及长江中下游类似区域。经产区示范证实,实施莲藕优化施肥技术,具有增产增收节支的良好效果,因此技术是安全的。项目开展以来,通过技术培训、媒介宣传、发放科普论文和技术资料、示范样板及现场会、专题网页等多种方式对成果进行了示范应用和宣传推广。在汉川等11家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从2005年项目开始到2012年年10月,全省累计推广莲藕优化施肥技术292万亩,增产莲藕(鲜产)35.36万吨,实现增收节支68,271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减少了氮磷肥料的投入、优化了施肥结构,减轻和缓解了氮磷肥料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莲藕营养特征研究还可以拓宽莲藕品种和营养元素研究范围,莲藕优化施肥技术也最好在更多产区进行验证和完善,使技术更成熟、更实用。建议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和示范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几种水生蔬菜营养特征与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刘冬碧,熊桂云,范先鹏,杨利,张富林,夏颖,余延丰. 2017
[2]湖北省高产水稻土特征及培育技术. 龙成凤. 1999
[3]湖北莲藕产业发展的若干设想及建议. 周明全,何建君,胡中立. 2002
[4]湖北省莲藕质量安全状况及产业发展的思考. 彭立军,彭西甜,龚艳,夏虹,周有祥,胡西洲,王小飞. 2017
[5]湖北省五个鲜莲藕样品中重金属污染调查. 李静,姚晶晶,张惠贤,路磊,樊铭勇. 2020
[6]湖北省莲藕生产与施肥现状调查. 熊桂云,童军,刘冬碧,邓艳国,王金明,方建坤,曹国松,王必武,丁亨虎. 2011
[7]几种水生蔬菜营养特征与施肥技术研究进展. LIU Dongbi,刘冬碧,XIONG Guiyun,熊桂云,FAN Xianpeng,范先鹏,YANG Li,杨利,ZHANG Fulin,张富林,XIA Ying,夏颖,YU Yanfeng,余延丰. 2017
[8]湖北省化肥使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喻永熹. 1999
[9]紫花苜蓿在湖北省的适应性研究. 刘洋,郭安国,熊军波,危浩,郑岑,田宏. 2015
[10]湖北省农村生活面源污染现状及时空特征. 张富林,夏颖,许树斌,范先鹏,黄敏,熊桂云,刘冬碧,杨利. 2017
[11]基于AHP法的湖北省农业科技需求研究. 杨文静,张兴中,刘骏. 2013
[12]湖北省小麦“十二五”生产进展及“十三五”展望. 高春保,佟汉文,邹娟,朱展望,刘易科. 2016
[13]湖北省小麦施肥现状及分析. 邹娟,汤颢军,朱展望,刘易科,佟汉文,陈泠,张宇庆,高春保. 2015
[14]竹节参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向极钎,杨永康,覃大吉,曾凡忠,廖朝林,由金文,唐春梓. 2005
[15]莲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初报. 刁英,吴金平,赵玲玲,胡中立. 2011
[16]设施栽培连作障碍克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顾玉成,吴金平. 2011
[17]发挥工程中心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王长清,熊远著,邓昌彦,梅书棋. 2002
[18]湖北省发展弱筋专用小麦的思路和对策. 高春保. 2003
[19]WTO与湖北棉花生产. 詹先进,张兴中. 2002
[20]钙对板栗栗仁褐变及果实常温贮藏性能的影响. 张忠慧,黄宏文,姜正旺,张力田.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生物降解地膜对辣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闫仁凯;张志毅;王玲;倪承凡
关键词:生物降解地膜;降解材质;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生长发育
-
氮肥运筹与硅锌肥配施对虾稻1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聂新星;陈晨;张敏敏;段小丽;洪俊;周雷;曹文;杨利
关键词:水稻;氮肥运筹;硅肥;锌肥;虾稻1号;产量;品质
-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Cd污染稻田修复效果
作者:陈晨;刘晓继;柯晓畅;曹文;程艳;洪俊;刘波;杨利
关键词:Cd;水稻;土壤调理剂;富集;转运;赋存形态转化
-
江汉平原典型种植模式稻田土壤中农药残留特征
作者:常向前;张舒;刘冬碧;赵越;王佐乾;杨小林;夏颖;吕亮
关键词:江汉平原;中稻-油菜/小麦轮作;一季中稻;再生稻;稻田;农药残留
-
水稻-大球盖菇模式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作者:彭瑞雪;程艳;宋娜;杨利;周维;杨俊;杨青;吴启侠;段小丽
关键词:水稻-大球盖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秸秆利用;土壤养分
-
磷矿粉添加量对餐厨废弃物堆肥腐殖酸演化的影响
作者:詹亚斌;魏雨泉;杨利;夏贤格;刘波;陶兴玲;李季;陈云峰
关键词:堆肥;磷矿粉;餐厨废弃物;腐殖酸
-
江汉平原典型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氮磷流失特征及风险
作者:张怡杰;庄艳华;张沁菁;张亮;张富林
关键词: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农业面源污染;氮磷流失;江汉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