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品种;晋;抗病;优质;大豆新品种;大豆;抗病毒;选育;新品种;抗旱;高度;病毒
第一完成单位: 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3
- 相关文献
[1]大豆新品种品豆1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张海平,王志,李原萍. 2015
[2]中早熟甘蓝新品种惠丰3号的选育. 王翠仙. 2006
[3]高产抗病绿皮西葫芦新品种绿蒂的选育. 刘庆华,雷逢进,韩丽丽,刘秀丽. 2015
[4]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长农35号的选育. 郭二虎,范惠萍,王秀清,程丽萍,王军,郭鸿亮,王秋兰. 2008
[5]国审高产、优质大豆"晋遗31号"的选育及应用. 李秀珍,张海生. 2017
[6]早熟优质(黑)大豆新品种晋豆46号的选育. 邢宝龙. 2015
[7]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L-6的选育. 张海生,李秀珍,吴聚兰,张鑫鑫. 2012
[8]大豆新品种陇黄2号选育报告. 杨如萍,陈光荣,林汉明,刘学义,王立明,张国宏. 2018
[9]大豆新品种晋豆40号选育报告. 张小虎,曹雄,张振晓. 2011
[10]抗大豆胞囊线虫病4号生理小种大豆新品种晋豆31号选育. 马俊奎,任小俊,史宏,王勇,赵晶荣,刘学义. 2007
[11]晋北地区高产优质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 白小东,杜培兵,范向斌,杨春,齐海英,王兴涛,毛向红,朱智慧. 2019
[12]大豆新品种金豆一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任君,阎晓涛,秦秀珍,张素强. 2019
[13]大豆新品种运豆101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朱倩,谢飒英,刘学义,石跃进,姚景珍,沈红星. 2015
[14]优质旱地冬小麦新品种晋麦68号的选育研究. 任杰成,白冬梅,许瑛,杨文龙,王彩萍. 2002
[15]优质旱地冬小麦品种晋麦68的选育研究. 任杰成,白冬梅,许瑛,王彩萍. 2002
[16]西瓜新品种‘晋早蜜一号’. 郭尚,巫东堂,王秀英,张作刚,毛丽萍. 2006
[17]PEG模拟干旱条件下大豆萌发特性研究. 刘博,卫玲,肖俊红,杨海峰,段学艳,陈爱萍,任瑞兰. 2018
[18]大豆抗旱品种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理. 张彦琴,董春林,杨丽莉,张明义,林忠平,张月平,梁改梅,杨睿,李洁,赵巧红. 2016
[19]集水槽法在大豆抗旱性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马俊奎,刘小荣,周伟,刘学义. 2016
[20]高淀粉酿造高粱新品种晋粱112号的选育. 刘勇,杨伟,郝艳芳,武擘,白鸿雁,王坚强,张晓娟.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ZmCPB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刘江;赵兴华;韩斌;王铭;路贵和;王长彪;李新征
关键词:玉米;ZmCPB1基因;子粒发育;克隆;生物信息学
-
适应大豆机械化收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作者:史宏
关键词:大豆;机械化;抗倒伏;底荚高度;种植密度;栽培技术;机械损失
-
覆膜与施氮互作对高粱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梁晓红;张瑞栋;黄敏佳;刘静;曹雄
关键词:覆膜;施氮量;高粱;产量;水氮利用效率
-
耐密玉米杂交种丰产性及相关性状研究
作者:高晓英;王长彪;路贵和
关键词:玉米;耐密;丰产性;农艺性状
-
划胚方法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培风;王长彪;赵兴华;刘江;韩斌;路贵和
关键词:玉米;秋水仙素;单倍体加倍
-
山西早熟夏大豆种植密度研究
作者:任小俊;刘小荣;吕新芸;马俊奎
关键词:大豆;种植密度;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
-
山西大豆救灾品种筛选与研究
作者:任小俊;任海红;吕新芸;马俊奎
关键词:大豆;救灾品种;筛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