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蕉细胞工程育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香蕉;关键;育种;细胞;技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技术研究;工程;细胞工程

第一完成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1、现今香蕉产业面临主栽培香蕉品种退化严重,抗枯萎病品种缺乏等重大问题。本研究拟研发现代育种技术手段,开展香蕉种质创新研究,旨在选育高产、优质和抗枯萎病的优良品种。本成果是在主持承担的5个科技部或省科技厅立项项目的支持下开展研究。   2、本成果主要技术原理(1)建立多个香蕉品种资源的胚性细胞悬浮系;(2)通过体细胞融合途径进行种质创新;(3)建立香蕉高效遗传转化技术体系并进行转基因技术种质创新;(4)利用胚性细胞系和茎尖分生组织等材料进行化学诱变育种;(5)利用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结合的方法进行抗枯萎病种质创新,培育耐枯萎病香蕉品种,在国内各香蕉产区进行示范推广。   3、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1)国内首次以未成熟花序法建立了多个香蕉品种的胚性细胞悬浮系,为香蕉生物技术育种提供了高效再生技术和丰富的受体材料;(2)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以胚性细胞悬浮系为受体的液体筛选高效遗传转化技术体系,获得了转几丁质酶基因、CBF1基因、rolC基因等3个基因的抗枯萎病、抗寒的转基因株系43个;(3)建立了香蕉物理、化学诱变及诱变后代高效筛选技术体系,获得染色体加倍新种质13份、耐/抗枯萎病新种质8份;(4)国内首次利用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培育出1个耐枯萎病香牙蕉新品种‘粤丰1号’香蕉。   4、本成果技术已经成熟,可用于开展香蕉新品种选育的实践中。并且,该技术原理安全可靠,没有科学争议,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本研究已利用细胞工程育种关键技术,培育出耐枯萎病香牙蕉新品种‘粤丰1号’,从2011年开始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香蕉产区推广应用,三年期间累计推广面积13050亩,新增总产值8613万元,新增纯收入(利润)3408.9万元,实现了科技创造效益,促进生产,节约成本的目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6、本研究在申请科技成果登记之前未有获奖情况。

  • 相关文献

[1]我国瓜类细胞工程研究进展. 何晓明,谢大森,陈清华,彭庆务,赫新洲. 2002

[2]我国瓜类细胞工程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何晓明,谢大森,陈清华,彭庆务,赫新洲. 2002

[3]花生高产种植技术及应用推广. 钱兆军,徐杨玉,李少雄. 2022

[4]香蕉生物技术育种. 魏岳荣,杨护,黄秉智,邱继水,许林兵. 2006

[5]香蕉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概况. 高广平,易干军,魏岳荣. 2010

[6]香蕉与菠萝茎叶资源肥料化利用模式及技术. 匡石滋,刘传和,田世尧,李春雨,易干军. 2013

[7]香蕉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与有效利用. 胡玲玉,黄秉智,杨兴玉,吴元立,许林兵. 2020

[8]香蕉镰刀菌枯萎病研究进展. 魏岳荣,黄秉智,杨护,许林兵,邱继水. 2005

[9]中国香蕉育种研究进展. 曾鸿运,吴元立,黄秉智. 2023

[10]果树设施栽培研究与应用. 韩冬梅,易干军,蔡长河,霍合强. 2000

[11]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在药用石斛研究上的应用. 王泽清. 2008

[12]重大入侵害虫红火蚁种群控制基础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曾玲,李小妮,田伟金,王琳,吴仕豪,何余容,何晓芳,陆永跃,梁广文,曾鑫年,陈忠南,吕利华,许益镌,胡学难. 2010

[13]显齿蛇葡萄叶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其产多酚类物质研究. 凌丽娟,钟伊嘉,潘晓洋,梁琦,陈雨琴,唐道邦,陈继光,尹忠平. 2023

[14]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建立永生化细胞中的应用. 赵梦坡,八晓敏,罗胜军,向华,王晓虎. 2023

[15]莪术油成分分析及体外抗伪狂犬病毒的作用研究. 刘志昌,容庭,李贞明,马现永,彭广辉,李书宏,王刚. 2018

[16]甜、糯玉米产业推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初报. 郑锦荣,刘建华. 2008

[17]2010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苏柱华,曹阳,万忠,杨贤智,黄永芳. 2011

[18]2009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苏柱华,曹阳,万忠,杨贤智,黄永芳. 2010

[19]2011年广东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苏柱华,曹阳,杨贤智,万忠,奚如春. 2012

[20]甜糯玉米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 刘建华,郑锦荣.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