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奶牛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克隆及诊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克隆;技术;乙型肝炎;关键技术;技术研究;奶牛;诊断;关键;肝炎病毒;奶;研究与应用;研究;基因克隆;基因;肝炎;牛;肝;病毒

第一完成单位: 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一、项目来源与背景 1.项目来源: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奶牛HBV与人HBV基因序列同源性和新特异性诊断技术的研究》。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畜禽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的研究与开发》子项。 2.背景: HBV(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发生率较高,对我国普通人群有很大的危害性。人HBV与奶牛HBV的关系受到医学界和兽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液态奶、固态奶和其他奶制品与人类的关系很密切,它的安全性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所以研究人HBV与奶牛HBV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和流行病学意义。 二、技术原理及性能指标 本项目首次克隆出奶牛HBV(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片段序列,该序列被美国NCBI基因组数据库收录,GenBank登录号:GU395668。奶牛HBV S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人HBV S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对,核苷酸序列相似性98.8﹪~99.4﹪,氨基酸序列相似性97.1﹪~98.3﹪。同时改良和建立了ELISA、荧光定量PCR、套式PCR 三种奶牛HBV快速、敏感、特异的诊断方法;应用ELISA、套式PCR、荧光定量PCR三种方法同时检测奶牛血清1220头份,其中ELISA诊断奶牛HBV HBsAg(表面抗原)阳性率为18.5﹪;荧光定量PCR诊断奶牛HBV阳性率为19.0﹪;套式PCR诊断奶牛HBV 阳性率为18.8﹪,进行了ELISA、荧光定量PCR、套式PCR三种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构建pMD18-T-HBV-S重组质粒作为PCR的阳性模板,成功组装奶牛HBV PCR诊断试剂盒,共推广应用3451头份的中试产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篇。 三、技术的创造性与先进性 1.设计奶牛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引物经PCR扩增,首次克隆奶牛HBV S基因片段,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经与人的HBV S基因进行比对,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8﹪~99.4﹪,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7.1﹪~98.3﹪。该基因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为首次登载。 2.对奶牛HBV三种诊断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首次研发组装奶牛乙型肝炎PCR快速诊断试剂盒,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受理。 3.“奶牛乙型肝炎PCR快速诊断试剂盒“在贵阳、遵义等地推广应用3451头份,该技术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四、应用情况 奶牛HBV PCR快速诊断试剂盒中试推广经济效益,课题组在2008年12月~2010年6月先后到乌当区、修文、花溪、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等地进行试剂盒推广应用,共推广应用3451头份的中试产品。

  • 相关文献

[1]贵州奶牛传染病检测和预防的研究. 谭诗文,冉懋韬,艾玉萍,腾传孝,王凡. 2010

[2]应用PCR试剂盒对奶牛结核病的检测. 吴位珩,孙启跃,徐景峨,杨莉,文才智,乐琼,杨茂生. 2012

[3]蛋鸡感染禽白血病的诊断. 王璇,吴玙彤,潘淑惠,徐景峨,文正常. 2019

[4]畜禽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谭诗文,黄贵平. 2001

[5]提高奶牛情期受胎率的技术要点. 罗启华. 2010

[6]优质牧草“黔金荞麦1号”种草养畜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邓蓉,向清华,龙忠富,张洁,张定红. 2016

[7]香根草在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研究与应用. 王文华,熊元,孙锐锋,秦柱,李定友,胡海. 2008

[8]我国玉米育种中美国改良Reid和78599种质的作用及其再利用. 高翔,陈泽辉,祝云芳. 2003

[9]双低菜籽饼对肉仔鸡肝肾组织的影响. 黄波,任荣清,张洁,王春凤,韦毕芬. 2006

[10]桃树早期丰产栽培研究. 徐琼. 2013

[11]金沙鲈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詹会祥,杨德国,李正友,王艳艳,周礼敬,吴兴兵,杨林. 2016

[12]甘薯脱毒种薯(苗)生产技术. 丁海兵,宋吉轩,颜谦,黄萍,雷尊国. 2011

[13]在贵州发现的一些昆虫病毒. 郑茂材,戴彩云,陈流光,彭玉梅,梁东瑞,赵克斌,张晴川. 1988

[14]利用小RNA测序技术检测贵州西番莲病毒. 严佳文,袁启凤,解璞,王立娟,马玉华,王正媛. 2019

[15]三种百香果病毒在贵州的发生分布. 任羽羽,王立娟,陈楠,袁启凤,马玉华. 2022

[16]贵州火龙果病毒检测及侵染类型分析. 李淳,安星宇,黄露,吴石平,王莉爽. 2024

[17]侵染我国主要蔬菜作物的病毒种类、分布与发生趋势. 李凡,李月月,张松柏,高希武,谢艳,燕飞,张安盛,戴良英,程兆榜,丁铭,牛颜冰,王升吉,车海彦,江彤,史晓斌,何自福,吴云锋,张德咏,青玲,严婉荣,杨学辉,汤亚飞,郑红英,唐前君,章松柏,章东方,蔡丽,陶小荣. 2019

[18]仁怀引进甘薯品种的茎尖培养研究. 黄萍,雷尊国,颜谦,何庆才. 2008

[19]贵州毕节大蒜茎尖培养初报. 黄萍,柴以华,颜谦,董颖苹,丁映. 2005

[20]西南马铃薯周年丰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夏锦慧,邓禄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