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新品种选育;育种;技术;品种;品种选育;选育与应用;枣;育种技术;创新;选育;新品种;技术创新
第一完成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枣是我国第一大干鲜兼用果品和2000多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因育种滞后,长期以古老地方品种当家,分化退化严重、病害日趋猖獗、商品性能下降。我国作为枣原产地和最大生产国(占世界99%),不应也无法依赖国外品种。河北农大中国枣研究中心与山西果树所国家枣资源圃等7家枣科研骨干单位合作,历时26年,创建起枣种质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方法体系,培育出特色各异的新一代枣品种28个。 探索建立起以秋水仙素诱变和花药培养为主、快速高效的枣倍性种质创新体系,创建胚状体途径一步获得纯多倍体新技术,彻底解决了费力耗时的嵌合体纯化问题,使育种周期缩短2-3年;创造不同倍性种质9个,包括冬枣等5个二倍体优良品种的四倍体、1个二倍体酸枣的四倍和八倍体及冬枣和赞皇大枣(唯一已知自然三倍体)的花粉植株;培育出世界上迄今唯一的四倍体枣品种辰光(早果速丰、果实极大、鲜食品质优异、恰逢中秋和国庆上市),获国家农转资金资助。 创新建立了枣地方品种分子辅助株系选优技术体系,制定出全国第一个枣品种选育技术规程。针对枣品种地域性强的特点,开展了全国最大规模有组织的地方品种株系选优,从占枣总产70%的主栽地方品种的自然变异和珍稀鲜食枣资源中系统选育出在果个、品质和营养、早果丰产性、特别是抗两大果实病害(裂果和缩果)等重要性状上有显著改进、用途和熟期配套、适应不同立地气候类型区和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效益显著提高的换代型新品种27个。其中月光等4个品种获国家农转资金资助;曙光、京枣18等6个品种通过国审,占迄今国审枣品种的60%。 在北方枣区(占全国95%)的代表性生态类型区,扩建和新建枣种质基因库5个,构建起适于多点综合评价的世界最大枣基因库网络,保存种质853个、占已知种质80%以上。研制出枣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提出数量性状概率分级方法,建立多种特色功能成分的分离提取与HPLC测定方法。对405份种质的131个农艺、抗性、营养、分子等性状进行多年评价,获10万余个基础数据,筛选出49份富含2n花粉、重要功能成分(cAMP、Vc、三萜酸等)及高抗裂果和缩果的优异种质,开发出全国最大枣种质网络信息公益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科学利用。 创新的系列方法使我国枣资源研究和育种技术跃上新水平;育成的新品种近3年在冀、豫、晋、陕、京、宁、新等枣主产区示范推广106万亩,并辐射到云、浙、湘等地,占同期新品种推广面积的70%以上,创经济效益37.7亿元,对引领品种换代与结构优化及促进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升级起到重大作用。 发表论文77篇(英文23篇),其中三大索引收录9篇,被SCI引用19次(他引18),CSCD收录43篇、引用215次(他引177);主编出版《中国枣种质资源》(90万字),培养博、硕士22名,举办百余次全国和地方培训班,培训科技骨干1万余人次。 本项目主体成果经尹伟伦、束怀瑞、方智远3位院士等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历时长、难度大、创新性强,居国际先进水平(201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附件39)。
- 相关文献
[1]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 李瑾,郭美荣,高亮亮. 2015
[2]枣鲜食优质新品种京枣39. 潘青华,白金,王保强. 2003
[3]鲜食枣新品种‘京枣60’. 潘青华,张玉平,白金,金万梅,李少宁. 2011
[4]酸味鲜食枣新品种‘京枣18’. 潘青华,张玉平,白金,金万梅,李少宁. 2011
[5]枣新品种'平安葫芦枣'. 张玉平,武阳,路东晔,姚砚武,潘青华. 2022
[6]我国玉米品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季广德,杨国航. 2009
[7]鲜食观赏兼用桃新品种"贺春"和"咏春". 刘佳棽. 2010
[8]加州大学草莓育种最新进展. 张利喜,隗永青,常琳琳. 2023
[9]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育成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京核5号. 袁振东,张继新. 2000
[10]韩国草莓育种现状及新品种介绍. 孙健,李双桃,常琳琳,董静,钟传飞,孙瑞,高用顺,刘华波,王桂霞,张运涛. 2021
[11]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王玉柱,杨丽,阎爱玲,王淑凤. 2002
[12]我国辣椒育种动态及市场品种分布概况. 耿三省,陈斌,张晓芬,孙京涛. 2011
[13]高产、抗逆玉米新品种丰乐303的选育与应用. 王利明,张二朋,王元东,赵久然,罗松彪,崔明亮,佘宁安. 2018
[14]黄瓜新品种华青40的选育. 魏美甜,程琳,黄洁,邱志军,程培明,许勇. 2024
[15]晚熟甜樱桃新品种-彩霞. 张哓明(等). 2012
[16]油桃中熟黄肉新品种金美夏的选育. 王尚德. 2011
[17]优质桃新品种"早玉". 赵剑波. 2006
[18]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2号选育报告. 崔文娟,倪建福,欧巧明,庞斌双. 2014
[19]水果萝卜新品种“京脆2号”的选育. 张丽,王庆彪. 2017
[20]观食两用桃新品种-锦春的选育. 刘佳琴.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连环湖大银鱼稳产水域中的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状况
作者:李喆;唐富江;刘欣;陈昕;王永康;李旭阳
关键词:大银鱼;高产稳产;浮游植物;水质
-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枣品种鉴定及DNA分子身份证构建
作者:包文慧;包杭盖;武阳;路东晔;张玉平;白玉娥;潘青华
关键词:枣;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DNA分子身份证
-
不同处理对鲜食枣新品种"云密"坐果率的影响
作者:包杭盖;包文慧;潘青华;张玉平;白玉娥
关键词:环剥;赤霉素;枣;坐果率
-
药食同源枣果营养成分利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包文慧;包杭盖;路东晔;潘青华;张玉平;白玉娥
关键词:枣;药食同源;营养价值;食疗保健;综合利用
-
枣新品种'平安葫芦枣'
作者:张玉平;武阳;路东晔;姚砚武;潘青华
关键词:枣;品种
-
北京鲜食品种枣果解剖结构与开裂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潘青华;戚元勇;张玉平
关键词:鲜食枣;解剖结构;开裂性
-
红花黑莓新品种‘京玉1号’
作者:张玉平;许奕华;曹均;刘国彬;潘青华;姚砚武
关键词:黑莓;红花;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