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主要干果树种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推广应用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育种;品种;技术;干果;树;果树;推广应用;品种推广;育种技术;创新;树种;新品种;推广;技术创新

第一完成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06

摘要: 本项目得到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成果转化项目支持。 1.在资源挖掘、保存和优系筛选方面 通过开掘地方资源和引种,建立了杏、核桃、板栗优良品种种质资源库,目前收集保存杏资源400份,包括7个种,10个变种;核桃资源圃共保存资源83份,其中包括2属6种及2个种间杂种;收集保存板栗资源31份。通过对引进资源进行筛选以及实生选种、芽变选种等方式,筛选出“龙王帽”、“一窝蜂”、“柏峪扁”等仁用杏优良品种在北京市推广、获得单仁重在0.7克以上的仁用杏“实优1号”、筛选出“香铃”、“鲁光”、“辽1”、“辽4”、“辽5”、“辽7”、“中林1”、“中林5”、“温185”等9个适合北京地区发展的核桃优良品种、选育出板栗栗实无褐变品种“阳光”和坚果在8月18日-30日之间成熟的极早熟板栗优系5个,雄花极短(0.5-1厘米)的板栗优系1个。 2.在干果育种技术创新方面 1)利用属间杂交、种间杂交等远缘杂交技术,同时研究适当的授粉时机、授粉方式、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胚培培养基成分以及克服胚败育的有效措施,创新性地获得了仁用杏和扁桃杂交后代200多株、铁核桃和核桃的杂交后代杂交苗7700多株,创新了种质; 2)通过筛选合适的扩增引物,利用RAPD、SSR技术对杏、核桃和板栗种质资源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大扁杏在杏属植物中的分类地位,开发板栗SSR引物83对,核桃SSR引物17对;完善了仁用杏远缘杂交幼胚培养技术体系,克服胚败育。为应用分子标记、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加快育种进程奠定了基础。 3.良种繁殖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1)良种苗木繁殖和推广。建立了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其中延庆新庄堡杏育苗基地,达到年产仁用杏苗木30万株的规模;顺义核桃苗木繁育基地,年产核桃良种苗木30万株以上;密云巨各庄、栗榛寨板栗生产繁育基地,年产50万以上接穗。对筛选培育的一系列适合北京市栽培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主要推广了仁用杏优良品种“龙王帽”、“一窝蜂”和“柏峪扁”,在北京市推广面积25万亩;建立核桃良种生产基地5万余亩;板栗优良品种“燕红”、“燕昌”、“燕丰”和“银丰”等,在全市推广占种植面积的70%以上。 2)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研究了杏优质稳产栽培技术,开发了杏花期防霜药剂1种;完善了核桃嫁接技术,制定了良种核桃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了山区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针对品种的不同特性,制定了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保证了品种的推广和品种特性的发挥。

  • 相关文献

[1]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 李瑾,郭美荣,高亮亮. 2015

[2]中国杂交小麦研究现状与趋势. 赵昌平. 2010

[3]果树砧木耐盐碱研究进展. 罗四维,郭青青,张开春,吴传宝,武军凯,段续伟. 2024

[4]全国玉米杂交种推广现状浅析. 杨国航,孙世贤,张春原,赵久然. 2005

[5]我国玉米品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季广德,杨国航. 2009

[6]鲜食观赏兼用桃新品种"贺春"和"咏春". 刘佳棽. 2010

[7]加州大学草莓育种最新进展. 张利喜,隗永青,常琳琳. 2023

[8]利用太谷显性核不育基因育成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京核5号. 袁振东,张继新. 2000

[9]韩国草莓育种现状及新品种介绍. 孙健,李双桃,常琳琳,董静,钟传飞,孙瑞,高用顺,刘华波,王桂霞,张运涛. 2021

[10]坚果和干果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检测与控制. 王刘庆,王瑶,王多,王蒙. 2018

[11]无汞盐吸收-超声波浸提检测干果SO_2残留方法的探讨. 李文生,郭振忠,冯晓元,王宝刚,闫国华,杨军军,张长松,王纪华. 2008

[1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酸副玫瑰苯胺检测干果中二氧化硫的方法研究. 郭振忠,胡云峰,李文生,冯晓元,王宝刚,王纪华. 2009

[13]无汞盐吸收—超声波浸提检测干果SO_2残留方法的探讨. 李文生,郭振忠,冯晓元,王宝刚,闫国华,杨军军,张长松,王纪华. 2008

[14]近年我国玉米品种推广趋势及对品种管理工作的启示. 王凤格,武文艳,杨国航,赵久然,孙世贤. 2010

[15]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王玉柱,杨丽,阎爱玲,王淑凤. 2002

[16]我国辣椒育种动态及市场品种分布概况. 耿三省,陈斌,张晓芬,孙京涛. 2011

[17]北京农学院常见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研究. 陈玉艳,王萌,王敬贤,梁琼,刘云,陈波. 2018

[18]北京七种常见经济林吸滞重金属的特征. 李少宁,田少强,赵云阁,刘斌,陈波,鲁绍伟. 2017

[19]北京城市森林公园不同树种吸附大气颗粒物能力. 王萌,刘一超,梁琼,刘云,陈波. 2018

[20]2013—2018年全球玉米育种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齐世杰,赵静娟,郑怀国.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