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黄瓜;检测;治理;抗药性;主要病害;研究;山西;抗药性检测;山西省;病害;治理研究
第一完成单位: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一、项目来源 “山西省黄瓜主要病害抗药性检测及其治理”是山西省科技厅攻关项目,项目编号为20080311024,起止时间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 二、性能指标 1.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掌握了山西省黄瓜主要病害病菌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水平,并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抗药性治理措施进行实施推广,指导全省各地区黄瓜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⑴抗药性严重的菜区通过合理的抗药性治理措施在整个黄瓜生育期内减少用药7~8次,节约防治成本45%以上;⑵抗药水平较弱的菜区通过合理的抗药性治理措施可在整个黄瓜生育期内减少用药2~3次,节约防治成本20%以上,并减缓病原菌对供试药剂抗药性的加重。 2.项目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通过对病原菌抗药性进行治理并合理用药后,每亩节约防治成本100~150元;同时增加蔬菜产量50公斤/亩,按5元/公斤计,每亩增加收入250元;每亩累计增收节支总额400元。2010年本项目在太原、晋中、运城、临汾四市部分蔬菜种植区进行黄瓜病害病原菌抗药性治理方案的实施和推广,四个地区推广的黄瓜面积合计16000亩次,累计增加经济效益560万元。 三、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成果的创造性在于①本研究从全省11个市的主要蔬菜种植区采集黄瓜三大病害病样,如此系统全面的抗药性检测采样在我省尚属首次;②首次在我省建立黄瓜霜霉病菌和黄瓜白粉病菌等活体寄生菌抗药性检测体系。 成果的先进性在于①首次明确了我省黄瓜三大病害病原菌对其防治常用药剂产生的抗药性水平,如此系统全面的抗药性检测在我省尚属首次,在农业发达省份也鲜有报道;②首次在我省建立黄瓜霜霉病菌和黄瓜白粉病菌等活体寄生菌抗药性检测体系;③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了的抗药性治理措施,并推广实施,做到了研究与生产的同步进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技术的成熟程度、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在抗药性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结合重点蔬菜种植区黄瓜三大病害的实际抗药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了抗药性治理方案,并和当地植保部门联合一起指导菜农科学合理的使用农药,避免已产生抗药性的菜区抗性进一步加深,延长未产生抗药性菜区抗性产生时间。通过对病原菌抗药性进行治理并合理用药后,抗药性严重的菜区通过合理的抗药性治理措施在整个黄瓜生育期内减少用药7~8次,节约防治成本45%以上;抗药水平较弱的菜区通过合理的抗药性治理措施可在整个黄瓜生育期内减少用药2~3次,节约防治成本20%以上。 项目推广实施后,深受各地农业部门和菜农的欢迎,提高我省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提高了菜农种植黄瓜的积极性,推动了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保证了市民的“菜篮子”质量,为我省蔬菜产业的发展和蔬菜品牌的创建提供了技术支持,具有较大的社会效应。 通过项目的实施减少了因过量使用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生态效应。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适合于我省各个黄瓜种植区,尤其对抗药性严重的老菜区更具指导意义,对各种栽培模式下的黄瓜种植生产均可实施应用。 五、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病原菌抗药性进行治理并合理用药后,抗药性严重的菜区通过合理的抗药性治理措施在整个黄瓜生育期内减少用药7~8次,节约防治成本45%以上;抗药水平较弱的菜区通过合理的抗药性治理措施可在整个黄瓜生育期内减少用药2~3次,节约防治成本20%以上。每亩节约防治成本100~150元;同时增加蔬菜产量50公斤/亩,按5元/公斤计,每亩增加收入250元;每亩累计增收节支总额400元。2010年本项目在太原、晋中、运城、临汾四市部分蔬菜种植区进行黄瓜病害病原菌抗药性治理方案的实施和推广,四个地区推广的黄瓜面积合计16000亩次,累计增加经济效益560万元。 存在问题和改进建议 1.蔬菜病害抗药性的形成与检测地用药历史和用药水平有密切关系,所以检测工作具有长期性,今后仍需进一步监测黄瓜各种病害病原菌抗药性的变化动态,并及时提出抗性治理措施。 2.因检测工作所涉及的地区广泛,时间条件有限,而近几年新型无公害蔬菜及反季节蔬菜基地发展十分迅速,所以应进一步加强样本的采集及室内抗药性检测工作。 3.黄瓜霜霉病及白粉病病原菌属于活体寄生菌,检测时需要对样品及时处理,做到现采现做,以保证病原菌的活性和侵染力,所以对这两种病害的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时效性,需进一步改进此类活体寄生菌的室内保存方法,为我省活体寄生菌的抗药性检测奠定基础。 4.抗药性机理研究是解决抗药性问题的根本依据,但是我省对黄瓜三大病害抗药性机理研究较少,因此需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积极进行黄瓜三大病害病原菌抗药性机理研究,进一步为我省蔬菜病害的抗药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功能高分子材料在山西省土地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白日军,张强. 2003
[2]棉花主要害虫抗药性现状及治理对策. 牛全忠,朱九生. 2000
[3]山西彩色棉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皇甫张龙,胡晓丽. 2020
[4]山西省草莓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 王俊宇,梁艳霞,刘刚,张拥兵,曹贵寿. 2016
[5]黄瓜灰霉病菌对多菌灵、速克灵及乙霉威的抗性检测. 王美琴,赵晓军,张鑫,周建波,杨外芬,刘福生. 2011
[6]山西省晋北地区蔬菜灰霉病菌对乙霉威的抗药性检测. 周建波,张鑫,畅引东,任璐,赵晓军. 2011
[7]山西省晋北地区蔬菜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检测. 赵晓军,周建波,张鑫,畅引东,任璐. 2011
[8]山西省黄瓜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性检测. 赵晓军,张鑫,周建波. 2010
[9]山西蔬菜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林忠敏,赵子俊,赵晓军. 2001
[10]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黄瓜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检测. 赵晓军,周建波,张鑫. 2009
[11]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黄瓜灰霉病菌对乙霉威的抗药性检测. 张鑫,周建波,赵晓军,牛巍. 2009
[12]山西旱地农业高效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籍增顺,孙景桐. 2002
[13]山西农业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任红燕,申潞玲. 2005
[14]山西省布尔山羊引进利用初报. 毛杨毅,罗惠娣,梁全忠,刘建宁,岳文斌,侯树民. 2000
[15]强大小蠹在山西的发现及扩散途径. 王瑞,李文柱. 2002
[16]山西太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种草技术研究. 刘建宁,高洪文,王运琦,阎柳松. 2002
[17]山西省隐翅虫种类的初步研究. 郝赤,刘志萍,李唐. 2001
[18]意大利扁桃引种研究. 戴桂林,田建保,陈秋芳,李莉. 2001
[19]太原一榆次公路草坪地被建植技术及效果. 闫柳松,高洪文,王运琦,赵美清,刘建宁,虞素云. 1999
[20]山西省棉蚜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药剂筛选. 屈会选,尹青云,郭晋萍,乔雄梧,朱久生.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仿真模型探讨病毒传播的流体力学实验
作者:李霞;李志强;史振东;焦晓燕;李华;王慧贤;冯占林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飞沫传播;气固耦合;COMSOL仿真
-
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矿山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霞;李华;焦晓燕;王慧贤
关键词:微生物;重金属污染矿山;环境修复
-
水体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与应急处置策略研究
作者:李霞;李华;焦晓燕;王慧贤
关键词:突发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处理;应急处置
-
枯草芽孢杆菌LF17与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效果研究
作者:殷辉;周建波;吕红;秦楠;赵晓军
关键词:苹果树腐烂病;枯草芽孢杆菌;联用;协同作用
-
小麦田地下害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作者:陆俊姣;任美凤;李大琪;李霞;史高川;董晋明
关键词:地下害虫;空间分布型;小麦;抽样技术
-
小麦抗感品种间作和混种对白粉病的控制效果
作者:武英鹏;原宗英;刘敏捷;张治家;侯玉;唐翼锋
关键词:遗传多样性;小麦白粉病;间作;混种
-
臭氧处理对3种蔬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作者:张治家;刘红艳;房雅丽;阎世江;咸文荣
关键词:臭氧;蔬菜种子;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