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栽培技术体系;技术;综合栽培技术;栽培;示范;技术体系;优质;栽培技术;大豆;免耕;体系研究;体系;少免耕;综合;研究;优质高产;高产
第一完成单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0
摘要: 大豆少免耕综合栽培技术是在垄作基础上实施少耕深松;免耕播种;机械植保喷药;秸秆覆盖还田;机械留茬收获;合理轮耕轮作。该项技术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的方法,利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等生物技术来控制杂草和防治病虫害,以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合理轮作,少免耕减少农业生产的环节,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保护耕地的同时提高耕地产出,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组经过几年的研究,对大豆少免耕条件下优化施肥、优化密度、土壤物理特性(土壤容重、土壤机械阻力、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群体光合特性、同化物积累与产量等试验项目的研究分析,使大豆生产中的诸多要素得到最优化集成,实现了大豆高产、省工、效宏、质优的目的。
- 相关文献
[1]三江平原大豆高产节本栽培技术. 盖志佳,王谦玉,张伟,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 2015
[2]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佳豆33及其栽培技术. 王志新,郭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袁伟东,郭美玲. 2021
[3]耐低温大豆合农60特性及免耕高产种植技术. 盖志佳,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谷维,苗忠文. 2019
[4]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高雪冬,顾鑫,杨晓贺,张茂明,姚亮亮,朱宝国,刘伟,邱磊,孟庆英. 2021
[5]黑河18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点与栽培技术. 郑淑琴,刘发,鹿文成,梁吉利,闫洪睿,张雷,刘英华. 2001
[6]高油大豆优质高产同步旱作栽培体系的研究. 栾晓燕,杜维广,满为群,刘鑫磊,马岩松,郑宝香,陈怡,刘艳. 2007
[7]对“十五”期间我省发展大豆生产的思考. 刘忠堂. 2001
[8]高脂肪、高蛋白大豆生产技术体系试验示范项目在黑龙江、吉林两省顺利实施. 刘忠堂. 2003
[9]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绥农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姜成喜,陈维元,付亚书,景玉良,付春旭,王金星,姜世波,单大鹏,张维耀,吕德昌. 2012
[10]寒地优质抗病水稻品种龙粳50及栽培技术. 张兰民. 2019
[11]寒地水稻龙粳53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郭俊祥,刘传雪,董春英,潘国君,关世武,王瑞英,张兰民,张淑华,黄晓群,郭震华,冯雅舒,宋宁,马文东. 2021
[12]玉米品种江单4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李波,陈喜昌,张宇,张立国. 2014
[13]高产、优质、多抗春谷新品种嫩选15号及栽培技术. 李清泉,刘峰. 2003
[14]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种植模式. 盖志佳. 2023
[15]半矮杆耐密型大豆品种东生89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史春玲,李文,孙国宏,刘长远,宗春美. 2023
[16]大豆新品种农生2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肖佳雷,柏锡,郭杨,戴常军,孙继海,梁禹男,贺海生,李勇. 2022
[17]发展我国优质大豆生产的几点建议. 胡立成. 2003
[18]高油高产多抗大豆合丰50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示范. 郭泰,王志新,吴秀红,郑伟,刘忠堂,叶秀娟. 2009
[19]对俄出口彩椒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王玉莲,范书华,朱莹,闫晓煜,张继忠,张娣. 2021
[20]黑龙江省油用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乔广军.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畜禽归芪益母汤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雪松;张艳;薛沾枚;孟维珊;陈曦;王爽;杨旭东;罗天瑶;姚爽;张国华;钟鹏
关键词:畜禽归芪益母汤;生长性能;免疫性能;抗氧化;调节菌群
-
长期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磷吸收及根际磷转化的影响
作者:郭丽丽;李彦生;于镇华;王光华;刘晓冰;张锦源;吴俊江;王国兵;金剑
关键词:气候变化;有机质含量;磷组分;磷酸酶活性;磷转化功能基因
-
饲用高粱利用关键技术及效果评价
作者:王佳;钟鹏;姚爽;李旭业;吴宪;金永顺;朱中华;徐婷婷;王宇
关键词:饲用;高粱;种植要点;关键技术;效果评价
-
一起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副结核分枝杆菌和弯曲杆菌共感染的诊治
作者:陈亮;沈思思;冯万宇;张蕾;兰世捷;苗艳;李丹;刘雪松;江波涛;钟鹏;于辰龙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副结核分枝杆菌;弯曲杆菌;共感染;诊治
-
苜蓿黄酮的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李伟;刘泽东;高海娟;孙蕊;王若丁;钟鹏;赵金波
关键词:苜蓿黄酮;提取方法;生物活性;动物生产
-
高粱在动物饲料中的作用与优化研究
作者:王佳;钟鹏;姚爽;李旭业;金永顺;朱中华;徐婷婷;王宇
关键词:高粱;动物饲料;作用;优化
-
全株玉米青贮对泰州鹅肠道长度、器官指数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尹珺伊;钟鹏;李旭业;刘秋瑾;王欢;田秋丰;王岩;白长胜
关键词:菌酶协同发酵;全株玉米青贮;泰州鹅;肠道长度;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