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菜蛾;防控技术;技术;抗药性监测;示范;小菜蛾;监测;防控;抗药性;技术集成;集成
第一完成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1.课题来源 ①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小菜蛾可持续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803001)子课题“小菜蛾抗性监测及对丁醚脲和茚虫威的抗性筛选”;经费资助206万元,项目执行期:2008年-2010年。 ②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十字花科小菜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201103021);经费资助160万元;项目执行期:2011年-2015年。 2.研究背景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属鳞翅目(Lepidoptera)菜蛾科(Plutellidae),是一种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爆发时会引起严重的产量损失,据估计,小菜蛾为害较轻年份蔬菜损失为10%~20% ,一般约为30%~50%,严重时可减产90% 以上,甚至绝收。小菜蛾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南方各省广大蔬菜产区发生较为严重,主要以幼虫在十字花科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危害叶片,大大降低了十字花科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靠使用各种杀虫剂来达到控制小菜蛾危害的目的。据估计,每年防治小菜蛾的费用大约有10亿美元之多。随着杀虫剂广泛、大量地使用,小菜蛾已对各类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致使许多原来很有效的杀虫剂相继降低或丧失了防治效果,造成小菜蛾猖獗为害,严重影响蔬菜生产,成为近50年来世界上难以控制的害虫之一。自1953年Ankersmit首次报道小菜蛾对DDT产生抗性以来,相继已有对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和酰基脲类杀虫剂以及Bt生物制剂等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的报道。 1.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本研究成果主要应用植物保护领域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小菜蛾的防治。 2.性能指标:明确了华中、华南地区小菜蛾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筛选出小菜蛾对丁醚脲、茚虫威的相对抗性品系,明确小菜蛾对两种新型杀虫剂的抗性生化机制;开发了成虫电击式捕杀新技术;筛选出2株高毒力Bt新菌株;研制出新型抗紫外线降解Bt工程菌微囊剂;开发出3个具增效作用的混配配方;筛选出4组具增效作用的增效助剂配比;建立了15个示范区;开展技术培训89次、指导农民达3万人;共培养研究生8名,培养本科生20名;在国内外期刊或国际会议论文集接受或发表文章27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颁布行业标准1部。 项目首次明确了华中、华南地区小菜蛾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提出了华中、华南地区小菜蛾田间防治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方案;创新研制出小菜蛾成虫电击捕杀装置,并建立相应配套应用技术;筛选了两株高毒力苏云金芽孢杆菌新菌株LY-99和XF50;研制了具有一定抗紫外线降解能力的Bt工程菌WG-001微胶囊剂;筛选了4组对Bt WG-001和丁醚脲具有增效作用的增效剂及配比;开发了3个对小菜蛾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配方。这些技术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本项目在湖北省和广东省建立了15个“小菜蛾抗药性监测及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核心示范区,依区域不同分别示范具区域特色的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合理用药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依托示范区域内的推广,以点带面进一步扩大示范区的辐射面,提高整个华中、华南区域农民小菜蛾防控及植保技术水平。本项目创新研制的小菜蛾成虫电击式捕杀新型技术具有操作方便、高效和无污染的技术效果,适用于全国规范化蔬菜基地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项目在湖北省和广东省建立了15个“小菜蛾抗药性监测及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核心示范区,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2.39万公顷,新增经济效益15990万元。项目的研究成果很好地解决了蔬菜生产中小菜蛾猖獗为害问题,提高了我国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水平,确保华中、华南地区蔬菜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如何使本项目创新研制的小菜蛾成虫电击捕杀在全国十字花科蔬菜生产基地得到示范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在本项目资助下,硕士研究生齐绪峰的学位论文《储烟仓库中苏云金芽孢杆菌新菌株LY-99的分离和鉴定》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硕士研究生邱浩同学荣获校级三好学生,夏耀民和邱浩同学荣获大北农助学金。
- 相关文献
[1]粤中地区小菜蛾对啶虫隆的抗性监测及治理对策. 陈焕瑜,胡珍娣,冯夏,李振宇,张德雍. 2010
[2]小菜蛾系统调查及抗药性监测方法. 李振宇,吴青君,张帅,章金明,陈焕瑜,包华理,胡珍娣,张启国. 2014
[3]华南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 林健,彭传武,黄延龙,林绍钦,高云,江奕君. 2010
[4]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张治军,吴青君,杜予州,张宏瑞,于毅,王恩东,王鸣华,王满囷,童晓立,吕利华,谭新球,付卫东. 2011
[5]广东农田杂草防控的问题与对策. 张纯,郭文磊,张泰劼,田兴山. 2020
[6]广东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 冯夏,陈焕瑜,吕利华,莫严,卢悦昌,谢齐贺,张小雄. 2001
[7]区域性小菜蛾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李振宇,冯夏. 2016
[8]两种不同化学农药抗性背景小菜蛾对BtCry1Ac蛋白敏感度的比较. 许国升,王翠翠,张贤,束长龙,李振宇,史雪岩,张杰. 2017
[9]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桶混对不同地区抗性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胡虓,王晓辉,孙刚忠,周莉,潘渝,刘守德,李青,金海燕,尹飞,李振宇,谌爱东,谢圣华,刘华梅. 2017
[10]广东蔬菜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李振宇,肖勇,冯夏. 2020
[11]小菜蛾区域性抗药性治理技术研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十字花科小菜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研究进展. 李振宇,陈焕瑜,包华理,胡珍娣,尹飞. 2016
[12]P450基因在氯虫苯甲酰胺不同抗性品系小菜蛾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尹飞,李振宇,SAMINA Shabbir,林庆胜. 2022
[13]不同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药性差异. 尹飞,冯夏,李振宇,胡珍娣,林庆胜,陈焕瑜. 2015
[14]小菜蛾对溴氰虫酰胺的敏感基线及抗药性现状. 林庆胜,冯夏,胡珍娣,尹飞,包华理,李振宇,莫严,陈焕瑜. 2014
[15]乙基多杀菌素抗性小菜蛾代谢解毒酶酶活性研究. 尹飞,陈焕瑜,冯夏,胡珍娣,林庆胜,李振宇,包华理. 2016
[16]小菜蛾种群杂交对后代生长发育和解毒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尹飞,葛天成,肖勇,彭争科,李振宇. 2023
[17]MBF2转录调控小菜蛾谷胱甘肽S-转移酶代谢氯虫苯甲酰胺的功能. 葛天成,尹飞,胡琼波,彭争科,李振宇. 2023
[18]华南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严重抗性. 胡珍娣,陈焕瑜,李振宇,张德雍,尹飞,林庆胜,包华理,周小毛,冯夏. 2012
[19]小菜蛾RyR调控蛋白FKBP基因克隆及其时空表达谱. 张万里,葛天成,陈琦椿,彭争科,肖勇,李振宇,尹飞. 2024
[20]昆虫抗药性监测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潘志萍,李敦松.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两种生物农药防治菜心黄曲条跳甲的研究
作者:肖勇;时苏;包华理;束长龙;黄来健;张杰;李振宇
关键词:黄曲条跳甲;苏云金杆菌G033A;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菜心
-
7种杀虫剂包衣对菜心种子安全性及保护作用评价
作者:胡珍娣;刘明津;李振宇;尹飞;陈焕瑜;包华理;冯夏
关键词:黄曲条跳甲;菜心;杀虫剂;种子包衣;安全性评估
-
7种包衣剂对菜薹及黄曲条跳甲的影响初报
作者:尹飞;陈焕瑜;李振宇;冯夏;周小毛;胡珍娣;包华理
关键词:种衣剂;菜薹;安全性;黄曲条跳甲;防效
-
不同小菜蛾田间种群对氟啶脲的抗性动态
作者:胡珍娣;冯夏;包华理;李振宇;林庆胜;周小毛;尹飞;陈焕瑜
关键词:小菜蛾;种植模式;氟啶脲;抗性监测
-
小菜蛾区域性抗药性治理技术研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十字花科小菜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研究进展
作者:李振宇;陈焕瑜;包华理;胡珍娣;尹飞
关键词:小菜蛾;抗药性;区域性抗药性治理;抗药性机理;示范推广
-
乙基多杀菌素抗性小菜蛾代谢解毒酶酶活性研究
作者:尹飞;陈焕瑜;冯夏;胡珍娣;林庆胜;李振宇;包华理
关键词:小菜蛾;酶活性;乙基多杀菌素;抗药性
-
基于非生物因子的小菜蛾种群发育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李振宇;Myron P.Zalucki;胡珍娣;尹飞;陈焕瑜;林庆胜;冯夏
关键词:小菜蛾;种群发育;温度;降雨;预测模型;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