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三峡库区林草间作和肉羊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示范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成果推广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技术;三峡库区;示范;林草间作;三峡;库区;间作;高效;养殖;肉羊;技术集成;高效养殖;集成;林草;养殖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获奖时间: 2011

摘要: 一、任务来源 本项目来自于科技部,属三峡移民科技开发专项,是国家为了发展库区经济、促进库区移民致富而设立,项目编号2003EP090025。 二、应用领域和技术原理 本项目通过良种肉羊的引进和扩繁,国内外优良牧草品种的引进及筛选,建立林地种草养羊试验区及示范区,进行肉羊高效养殖技术的集成示范,带动库区移民发展种草养羊,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库区草地畜牧业的发展。 三、性能指标 1.项目目标要求 通过肉羊高效养殖,杂交羊育肥期日增重120g,屠宰率47%以上,生产的优质肉羊出栏体重比地方品种提高30%以上、增重10kg,增加收益70元。筛选出适合当地条件的牧草品种3~5个,达到青草的四季均衡供应,林地种草产草量达到5000kg/亩、退耕地达到10000kg/亩;试验区每亩林地饲养3只羊、退耕地5只,示范区分别为2只和3只;建立林地和退耕地种草养畜试验区共6000亩、示范区3万亩;试验区每亩林地平均年产值600元、退耕地1000元,示范区分别为400元和600元。 2.任务完成情况 ①牧草观测 项目实施的巴东、秭归、兴山等三县累计建立牧草观测园3个计2460m^2,引进国内外数十个优良牧草品种进行种植观测,结果共筛选出7个适合库区种植的牧草品种。其中黑麦草可作为冬春季牧草,亩产鲜草5000kg;墨西哥玉米、高丹草和杂交狼尾草是较好的夏季牧草,鲜草亩产分别为8000kg、5000kg和6000kg;白三叶是优良的豆科牧草,基本保持四季常绿,以春季生长最为旺盛,亩产鲜草4500kg;红三叶和紫花苜蓿适合在中高海拔地区(800m以上)种植,鲜草亩产分别为4000kg和3500kg。 ②良种羊的引进和杂交利用 项目累计引进波尔山羊等良种600多只,进行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波本杂交羊的成年体重比本地羊提高50~80%,南本杂交羊成年母羊体重25~30kg,比本地山羊的20kg提高了25~50%,波南本三元杂交母羊成年体重40kg,比本地羊提高1倍。项目实施三年来,累计出栏优质肉羊28万只,其中杂交肉羊12万只。 ③建立种草养羊试验示范区 分别在巴东县的溪丘湾等15个乡镇,建立了种草养羊试验和示范区,共种草6290亩,推广面积3万亩,有林地种草、果园种草、退耕地种草等多种类型,带动种草养羊户1500余户,其中移民120户,养羊2万多只。示范户通过黑麦草(冬季)+狼尾草(夏季)轮作,年亩产鲜草11000kg以上,加上部分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亩平养羊6只,产值1200元。经济林套种红三叶、白三叶等,年亩产鲜草5000kg,亩平养羊3只,产值600元,林地种草可以保墒,羊粪肥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果园产量,节约肥料开支,每亩平均可增加收益200元以上。 ④技术推广和示范 进行了肉羊养殖配套技术的组装和集成,在项目区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主要技术模式为“楼式羊舍+良种羊+羔羊培育+定期驱虫+优质牧草+快速育肥出栏”。通过肉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每只育肥出栏羊比未育肥的羊增重4.2kg,南本和波本杂交羊6月龄出栏时比地方羊分别增重6.8kg和10.9kg。 四、与国内外同类技术比较 本项目通过建立牧草观测园,引进国内外二十多个牧草品种进行种植观测,筛选出了7个适合三峡库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品种,年鲜草亩产8000~11000kg,而且对适合不同海拔、不同地形、不同林地类型种植的牧草品种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国内首次报道。 项目引进波尔山羊等良种600多只,进行良种繁育和杂交改良,二元杂交羊的综合生产性能比本地羊提高30~80%,波本杂交羊只平增收80元,与国内指标类似。波南本三元杂交母羊成年体重40kg,比本地羊提高1倍,为国内首次报道。 项目建立林草间作和退耕地种草养羊试验区6290亩、推广示范区3万亩,林地种草高效养殖肉山羊,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三峡库区生态防护林、经济林和退耕地种草养羊的生态农业模式,养羊可以增加收入,种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该项结果国内首次报道。 通过相关文献检索比较,本项目在三峡库区开展的林草间作和肉羊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示范,其技术系统、针对性强、示范推广效益显著,国内未有同类报道。 五、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1.主要技术成果 成果一,筛选出了适合三峡库区生态条件、羔羊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肉用性能好的杂交组合为波本、南本二元杂交和波南本三元杂交,杂交羊的综合生产性能大大优于本地品种; 成果二,筛选出了适合库区种植的优质牧草品种,主要有黑麦草、白三叶、红三叶、墨西哥玉米、高丹草、紫花苜蓿等,为肉羊生产提供了充足可靠的饲草来源; 成果三,对三峡库区肉羊高效养殖技术进行集成示范,模式为:楼式羊圈+经济杂交+羔羊培育+定期体内外驱虫+优质牧草+快速育肥出栏; 成果四,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三峡库区生态防护林、经济林和退耕地种草养羊的生态农业模式,养羊可以增加收入,种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2.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 解决了草场产量低的问题。通过大量引进国内外牧草品种,在牧草观测园种植,对适应性、物候期、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观测,筛选出了适合三峡库区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品种。 初步解决了林草间作问题。林草间作的难题是要根据不同的林地类型、海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牧草品种。通过项目研究设计,初步确定了比较合理的草种搭配模式,项目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解决了农户养羊效益低的问题。在肉羊价格长期平稳的条件下,羊的生长速度、繁殖效率、饲料消耗和死亡率就成为了影响养羊效益的重大因素。项目主要通过引进肉羊良种进行杂交改良,推广配套饲养管理技术,并对农户发放技术资料,大大提高了养羊水平,增加了养殖户的收入。 本项目将牧草品种筛选与种植技术、肉羊高效养殖综合技术、林草间作技术等进行系统集成,并组装配套示范,形成一套适合三峡库区应用的林草间作养殖肉山羊的生态农业模式,项目成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其它地区发展林草间作和草地畜牧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六、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的三年来,通过引进优质牧草,累计推广种植15000亩,亩平年产鲜草8000kg,种草养羊平均收益400元/亩,种草效益600万元。通过肉羊高效养殖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每只育肥出栏羊比未育肥的羊多产肉4.2kg、增收30元,南本杂交羊6月龄出栏时可比地方羊多产肉6.8kg,增收50元,每只波本杂交羊6月龄出栏体重可达22.6kg,比地方羊增收80元。本项目累计出栏优质肉羊28万只(含南本杂交羊9万只、波本杂交羊3万只),养羊效益1170万元。示范区推广林草间作养羊技术,累计推广5万亩,每亩平均可增加收益200元以上,林草间作综合效益1000万元。本项目直接经济效益总计2770万元。 2.生态效益 本项目进行林地、果园、茶园和退耕地种草养羊,发展节粮型的草食家畜,逐步优化库区畜牧业产业结构;种草养羊将林草畜有机结合,以短养长,能使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落到实处,减少复耕现象;大力发展种草可以逐步恢复植被,治理库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效益显著。 3.移民效益 通过种草养羊试验和示范,带动移民发展肉羊养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项目共带动移民120户、安置移民300多人。同时对库区移民开展了肉羊高效养殖技术培训,已培训3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多份,提高了养殖户的种草养羊科技水平。项目产品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养羊户的经济效益,增加了移民收入。 七、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 放牧养羊时,草场或林地的载畜量是敏感因子。载畜量过大,导致地面牧草采食过量,部分土层裸露,易造成水土流失;载畜量过小,杂灌过度生长,与林地竞争土壤养分,不利于牧草和林木生长。合理的放牧,能使各方都得到平衡,经济效益也最大。受地域、气候、海拔等因素的影响,载畜量是动态的、变化的,难以准确测定。因此需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避免林牧矛盾的发生。

  • 相关文献

[1]桑园间作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孙波,赵会长,周洪英,吴洪丽,刘启燕,王卓仁. 2023

[2]湖北省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实践与思考. 曾凡松,许艳云,郭子平,顾辉,万利,邓春林,周华众,杨立军. 2024

[3]三峡库区奶牛胚胎移植试验初报. 李晓锋,陈明新,蔡铭运,纪军,赵波. 2004

[4]三峡库区农村散杂居民族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渝东南龙桥土家族自治乡为例. 谭晓静,徐宝华,胡蝶. 2013

[5]三峡库区典型流域农业面源氮素输出特征. 刘方谊,范先鹏,夏颖,黄敏,张富林,吴茂前. 2018

[6]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污水发生规律与水质特征. 范先鹏,熊桂云,张敏敏,董文忠,甘小泽,李峰,王莉娜. 2011

[7]三峡库区农村污水排放现状调查与分析. 王家,夏颖,范先鹏,吴茂前,张富林,刘冬碧,张继铭. 2015

[8]湖北省三峡库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刘方谊,夏颖,黄敏,雷秋良,刘宏斌,范先鹏,张富林,吴茂前. 2018

[9]三峡水库淹没区作物多样性及其特点. 张其昌,姜达炳. 2004

[10]湖北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评价及预警系统. 赵尧尧,夏颖,范先鹏,陈勇,吴茂前,张富林,刘冬碧,熊桂云. 2016

[11]湖北省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系统化建设初探. 夏松波,杨新军,胡人荣. 2000

[12]三峡库区山羊经济杂交组合筛选试验. 陈明新,李晓锋,张坚中,陈仕耀,李昌新. 1999

[13]三峡库区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陈明新,李晓锋,陈仕耀,徐宗义,杜正山. 1999

[14]三峡库区古夫河小流域氮磷排放特征. 华玲玲,李文超,翟丽梅,崔超,刘宏斌,任天志,张富林,雷秋良. 2016

[15]三峡库区古夫河小流域氮磷排放特征. 华玲玲,李文超,翟丽梅,崔超,刘宏斌. 2017

[16]三峡库区坡耕地免耕秸秆覆盖下氮磷流失特征. 李刚浩,夏颖,黄敏,范先鹏,吴茂前,程子珍,夏淑洁. 2023

[17]三峡库区林草间作及肉羊高效养殖模式探讨. 李晓锋,陈明新,陈仕耀,邹维周,杨顺成,张年,索效军. 2006

[18]三峡库区中药材开发的相关问题探讨. 谭复成,李仁明. 2003

[19]湖北省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解析. 蔡金洲,范先鹏,黄敏,刘冬碧,甘小泽,王丽娜. 2012

[20]三峡库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珍连,陈明新,刘洋.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