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秀珍菇新品种选育及其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设施;秀珍菇;新品种选育;设施栽培;技术;品种;栽培;品种选育;技术研究;栽培技术;高效;研究;新品种;选育

第一完成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5

摘要: 秀珍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脆嫩,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可规模化、商业生产,已成为国内食用菌产业发展中的新贵。近年来,作为新兴菇种,秀珍菇生产规模迅速扩展,但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缺乏自主选育的秀珍菇品种,多从外埠引进。栽培所用品种混乱,抗病能力差,易发生黄枯(或菇)及绿霉感染而烂袋等现象;菌种高效生产及质量控制研究滞后,菌种质量稳定性低,故常致产量、质量波动;栽培技术基础研究缺乏,尤其设施化栽培不够成熟,生物转化率低。因此,开展优质高产抗病新品种选育及其高效设施栽培技术研究,可推动全省新兴珍稀食用菌的设施化、规模化发展,进而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和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项目组于1998年开始秀珍菇种质资源的收集、评价,并开展在集约化设施生产条件下的农艺性状研究;应用传统的系统选育、杂交育种与现代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优质高产抗病秀珍菇新品种选育。2007年获得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2007C12002)资助。现取得以下显著成效: 1、应用单孢杂交、系统选育和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首个秀珍菇抗黄枯病新品种“农秀1号”,产量高,品质优,于2008年通过浙江省品种认定(浙认菌2008001)。 2、率先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研究构建了秀珍菇冷刺激出菇cDNA文库,揭示了秀珍菇冷刺激出菇的分子机理,为高温期催蕾护蕾提供了技术支撑。 3、率先在秀珍菇出菇刺激的需冷量研究中明确夏季栽培“农秀1号”秀珍菇刺激出菇需冷量(冷刺激诱导“农秀1号”子实体形成的最低需冷量为15℃6h,0℃超过12 h会导致菌丝冷胁迫伤害而影响子实体形成,秀珍菇“农秀1号”最佳冷刺激出菇的需冷量为5℃12h,出菇整齐度和产量最高) 4、集成创新了菌种潜伏污染检测、高效液化菌种制备与应用、菌包高效生产装备、精准化高效催蕾护蕾、优质高效育菇和菌包保育等为核心的设施化配套关键技术,申报相关发明专利两项。 5、制订国内首个秀珍菇省级地方标准《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DB33/ 526-2012,有效提高了秀珍菇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项目实施期间,累计推广应用2.3亿袋,产量77075吨,产值达7.6亿元,实现菇农增收 2.7亿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 相关文献

[1]粟米新品种浙粟1号. 吕学高,刘新华,石丽敏,蒋凯,朱正梅,曹春信,宋费玲,张飞萃,卢华兵. 2022

[2]杨梅简约高效栽培若干思考. 陈方永. 2018

[3]软条白沙枇杷设施栽培关键技术. 王朝丽,何娟,徐红霞. 2022

[4]杨梅设施栽培及智能化管理技术研究进展. 孙鹂,张淑文,俞浙萍,郑锡良,戚行江. 2024

[5]我国秀珍菇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黄良水,蔡为明,金群力. 2016

[6]丘陵盆地杨梅生态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陈根祥,陈方永,陈金明,倪海枝,王引,任正初. 2011

[7]优质甜玉米促早高效栽培技术. 赵福成,王桂跃,谭禾平,韩海亮,包斐,楼肖成. 2018

[8]菜用大豆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 伍祥来,徐志福,李笑,毛锡棠. 2006

[9]设施条件下4个中熟砂梨品种果实发育及糖酸含量的变化. 王涛,林媚,王海琴,房经贵,陈丹霞,章镇. 2008

[10]葡萄栽培防寒措施研究进展. 金欢淳,张培安,毛娟,张军翔,王海波,房经贵. 2025

[11]浙江省杨梅设施栽培主要模式及效益分析. 江云珠,姚佳蓉,姜遥,李真,朱作艺,戴芬. 2022

[12]裸大麦新品种-米麦09109. 汪军妹,巫小建,岳文浩,俞慧明. 2020

[13]天然彩色棉研究进展. 邱新棉,赵连英. 2000

[14]黄岩兰溪白沙枇杷品种裂果差异原因初探. 陈金明,倪海枝,颜帮国,王引,陈方永. 2018

[15]红麻新品种浙红3号的选育,特征特征及其栽培要点. 阮关海,俞琦英. 1998

[16]高产优质早籼浙103的选育与应用. 俞法明,吴伟,金庆生,王玉祥,程渭树,严文潮. 2005

[17]优质稻生产、加工及贮藏技术研究概述. 曹栋栋,吴华平,秦叶波,陆敏,黄玉韬,陈珊宇,阮关海. 2019

[18]甜玉米新品种浙甜7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郭章贤,卢华兵,郭国锦. 2005

[19]玉米新品种浙单14的选育. 吕学高,卢华兵,朱正梅,石丽敏,宋费玲. 2020

[20]优质食用红心甘薯品种浙薯7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沈升法,吴列洪,李兵.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