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获奖名称: 科学技术奖
获奖等级: 三等奖
关键词: 风险;农药;蔬菜;技术;关键技术;稻米;稻;农药残留;超标;风险控制;残留;关键;因子;控制;中农;风;主导因子;药残
第一完成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获奖时间: 2014
摘要: 本成果属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植物保护交叉技术领域。 稻米、蔬菜是江苏地区的重要主粮,由于区域病虫害发生种类多而产量压力大,因此,对化学防治效果要求一直很高,也带来我省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巨大隐患。而由于农产品安全科技起步晚,对本地区农药残留超标的主导因子不清,控制对策“治标不治本”,风险管理不配套等科技瓶颈,严重制约了农药残留管控科技水平的提升。本成果采用”源头控制、系统对策”的思路,从揭示区域重点超标农药的主导因子入手,系统评价常用药剂、新药剂及药剂组合、施药技术与产前固化及产后消除等残留控制技术的控制效果,并依托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构建基于风险控制的稻米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配套管控技术体系。依托政府与企业相结合,在江苏等地全面示范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技术创新进展总结如下。 ⑴首次揭示了农药不合理使用导致水稻蔬菜上高原始沉积量是残留超标的主导因子,并自主研发减量用药系列产品推广应用。首次报道了不同种类蔬菜的原始沉积量、降解农药活性差异与残留超标的关系,证明连续用药导致原始沉积量持续增加是造成残留量超标的主导因子,并提出农药合理混用、轮用方法;首次提出农药叶面药液流失会通过作物根系吸收污染农产品的循环规律;自主研发高效减量用药9708系列农药助剂产品,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减少用药20~30%,成效显著。 ⑵系统揭示了稻米蔬菜中常见残留超标农药的另一主导因子为降解半衰期长,并筛选出系列较短半衰期的新药剂及药剂组合。证明常见毒死蜱、百菌清等7种超标农药品种残留半衰期长是残留易超标的另一重要主导因子;首次提出氟虫双酰胺等70种中等残留半衰期的较安全新农药和制剂,并制订在本区域安全采收间隔期和最大残留限量建议值;发明含胺菊酯、醚菊酯等4种很短残留半衰期的易降解药剂新组合。为稻米蔬菜上安全用药提供了基本保证。 ⑶率先构建适合我国农产品消费特点的农药残留风险评估规范,创建了基于风险控制的稻米蔬菜农药残留全程管控技术体系。首次提出了依据我国各年龄段居民的农产品消费数据农药残留风险评估模型与技术规范,并完成了乙嘧酚等15种农药在16种水稻和蔬菜产品残留风险评估,主要技术支撑负责完成制(修)订最大残留限量国家标准31项;配套研发产前土壤残留农药黑炭固化技术和产后超标蔬菜农药残留去除技术,提出了降低残留风险的安全管控技术体系。 项目共发表论文126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6篇,单篇最高他引112次(其中SCI他引64次);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3件,其中发明专利10件,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 项目共计主要技术负责完成制(修)订最大残留限量国家标准31项,研发低残留新农药5个,帮助企业登记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实现专利转让收益300万元,为企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近三年配套管控技术体系在江苏、上海等地区累计推广近3000万亩次,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0.15亿元。
- 相关文献
[1]浅析稻米农药残留全程控制体系. 张心明,刘贤金,洪晓月. 2007
[2]稻米中毒死蜱和氟虫腈的残留规律及其暴露风险. 张存政,张心明,田子华,何丹军,刘贤金. 2010
[3]苏北冬季日光温室蔬菜育苗主要设施及关键技术. 卞曙光,吴运林,陆万,王余考,张弘,张培通,沙国栋. 2014
[4]嘧菌环胺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规律. 王冬兰,简秋,柯昌杰,宋稳成,孙星,汪佳蕾,杨邦保. 2013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联苯与间羟基苯甲酸残留. 魏瑞成,王冉. 2014
[6]大米中多农药残留的串联液质联用检测法. 沈燕,刘贤进,余向阳,王冬兰,孙星. 2012
[7]LC-MS-MS法检测小麦粉中12种农药的残留. 沈燕,刘贤进,徐敦明,孙星. 2011
[8]元分析方法评估食品加工对果菜中农药残留的作用. 梁颖,丁莹,张留圈,刘贤金. 2016
[9]蔬菜产供过程农药残留污染GAP控制关键点分析. 卢海燕,刘敏,刘贤金. 2015
[10]我国蔬菜农药的登记、残留现状及安全使用. 曹爱兵,姚瑶,陈长军,高美静,卢莉娜,仲建锋,于红梅. 2023
[11]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评估——以江浙地区为例. 徐浩,汪雯,杨桂玲,邵义华,刘贤金,王强. 2017
[12]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中多效唑残留. 孙星,丁悦,汪佳蕾,王冬兰,沈燕,刘贤金. 2014
[1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带头人”——吴仁宝、王乐义给我们的启示. 闻学良. 2007
[14]稻-草-禽(渔)——水乡生态农业发展之评述. 黄开红,朱普平. 2000
[15]绿色食品及有机仪器稻米生产的技术途径. 施德堂. 2001
[16]胺苯磺隆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朱普平,黄开红,李永丰. 1999
[17]农药市场的窜货风险及其防控措施. 邱光,李建伟. 2006
[18]长期施肥条件下水稻土磷素分布特征及对水环境的污染风险. 王建国,杨林章,单艳红,沈明星,路长缨. 2006
[19]水葫芦治理太湖流域水体氮磷污染的可行性研究. 郑建初,常志州,陈留根,朱普平,盛婧. 2008
[20]盐城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探讨. 罗梦森,扶定,郭军,周璇,平海波.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噻虫胺不同方式施用对番茄根系分泌物及生长的影响
作者:荆莉莉;李梅;王中阳;万群;葛静;余向阳
关键词:噻虫胺;根施;叶施;根系分泌物;番茄生长
-
不同强化处理措施生态沟渠的净化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敏;张迎颖;王岩;张志勇;苏国东;刘海琴;宋雪飞;姜智绘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削减率;氮;磷
-
生态沟渠对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净化效能及其配置规模
作者:张迎颖;李敏;潘吴意;王岩;姜智绘;苏国东;刘海琴;张志勇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氮;磷;配置规模
-
毒死蜱降解菌Shingopyxis granuli CP-2土著细菌帮手的筛选
作者:李梅;王中阳;荆莉莉;侯玉刚;马丽雅;生弘杰;余向阳
关键词:细菌互作;微生物修复;土著细菌帮手;降解菌;毒死蜱
-
HS-SPME-GC-MS鉴定不同采收程度霞晖水蜜桃的风味物质变化
作者:王塔娜;陈小龙;张佳辉;王冬兰;王亚;宋立晓;马凤鸣;余向阳
关键词:霞晖水蜜桃;采收程度;风味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生物炭固定化菌剂对毒死蜱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小白菜品质的改善
作者:董成;冯发运;马丽雅;生弘杰;余向阳;陈静;葛静
关键词:毒死蜱;鞘氨醇单胞菌;生物炭;生物修复;小白菜
-
梨果实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文远;林梦桦;李亚辉;于全琦;梁颖;张志勇
关键词:梨;代谢物;代谢组学;多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