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获奖成果
作者:
作者机构:
获奖名称: 科技进步奖
获奖等级: 二等奖
关键词: 技术;品种;示范;优质;生产;牧草;高效;技术集成;优质牧草;集成;高效生产;新品种;高效生产技术;生产技术
第一完成单位: 兵团草原工作管理总站
获奖时间: 2007
摘要: 《优质牧草新品种引育及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为兵团科技局立项的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4GG03),实施期限2004-2006年。项目的研究是应用于牧草及牧草种子生产,提高新技术,带动兵团的牧草产业化发展。 本项目以“天然草地种质资源利用和兵团草业评价--优质牧草新品种引进及筛选--规模化优质苜蓿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兵团现有草业状况评价为基础,以筛选出较强适应性、丰产性好、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良苜蓿等牧草品种、苜蓿及种子生产的高产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为手段,发展具有规模化优质苜蓿高效生产的管理模式,指导苜蓿高效生产,并实施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重点解决了苜蓿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杂、品质差、病、虫、草危害严重、种子生产中水肥调控不合理、收获加工不配套、种植技术不集成以及种子产业化水平低等 关键技术问题。 本项目共完成六个研究专题,以“兵团草业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优良苜蓿等牧草新品种引进及筛选”、“粗饲料纤维素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牧草生产中常见的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规模化优质苜蓿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优质牧草良种繁育基地与种子加工基地的建设”为主要内容,建立了兵团天然草地优良牧草标本档案并进行了种质实验室分析;建立了种质资源圃;确定了兵团垦区各生态经济区草业优化配置方案和模糊识别法综合评判模型;在4个点上进行了国内外苜蓿和其他牧草30个品种开展引种品比试验,筛选出优良苜蓿品种5个:分别为爱博、金皇后、WL-323、美国8920、阿尔冈金;采集、筛选出纤维素酶菌种2株,并进行了粗饲料发酵处理的工艺流程和饲喂实验;对全疆牧草生产区病、虫、草害和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中主要的病虫害进行了发生规律研究,对杂草防治进行了土壤封闭的药剂筛选试验;制定出紫花苜蓿高产栽培、种子生产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首次在国内对野生线叶野豌豆进行田间栽培、驯化的研究;首次在新疆地区集成并应用有关苜蓿高效生产配套技术,形成了规模化优质苜蓿高效生产的技术模式。现已在农八师142团、农九师166团建立了2个优质苜蓿良种繁育基地,共计17200亩,建成了2个种子粗加工厂,在乌鲁木齐建成1个种子精加工厂;建立了苜蓿高产核心区100亩和示范区700亩,新技术辐射面积22700亩;示范区干草产量到达1200公斤/亩,粗蛋白含量达到18%;制定出了苜蓿草机械田间收获标准和作业使用技术条件;提高苜蓿干草的收获、加工工艺,田间收获干物质损失率下降到10%;并取得509.09万元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举办了《牧草生产与技术》培训班和《牧草病、虫、草害防治》培训班,进行了规模化优质苜蓿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的推广普及,培训各级生产技术人员2800人次,向各师印发种植手册宣传材料1000份。项目组人员撰写相关科研论文17篇,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已发表的研究论文10篇;并制定了相关技术规程3个;集成规模化苜蓿优质高效生产技术2项,使项目区草业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本项目通过苜蓿优良品种引进、筛选、栽培管理、收获及加工贮藏等一系列技术集成的研究,发展具有规模化优质苜蓿高效生产的管理模式,指导苜蓿高效生产,解决了苜蓿生产中存在的品种杂、品质差、病、虫、草危害严重、种子生产中水肥调控不合理、收获加工不配套、种植技术不集成以及种子产业化水平低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两年来,通过在项目实施区共取得509.09万元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成员利用研究工作积极开展横向联系,参加各种学术活动。针对牧草种植技术编制了3项应用技术规程,进行了从同时,根据研究撰写并发表有关学术论文10篇,这些论文在草业领域有一定影响,对促进本学科发展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年中,本项目研究、应用和示范的各项技术,提高了项目区草产品的产量与质量,对增加职工收入,稳定兵团草业生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组始终贯穿边研究边推广的技术路线,截至2006年底,应用本项目研究成果,以绿洲垦区棉花生产区为重点,形成了规模化优质苜蓿高效生产的技术模式,并将此模式在农七师126团、农八师142团、农十师187团、188团苜蓿生产基地示范与推广,面积22700亩,获经济效益 万元;2005年1月16-17日在农七师农科所为课题人员和定点调查人员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牧草病、虫、草知识的培训;2006年3月课题组成功举办了《牧草生产与技术》培训班,进行了规模化优质苜蓿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的推广普及,培训兵团各级生产技术人员2800人次,向各师印发种植手册宣传材料1000份。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辐射带动了兵团各农牧团场的牧草种植生产,对提高兵团乃至全疆牧草种植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本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在项目执行期内培养硕士生1名,本科毕业生3名。该项目成果继续推广应用,并结合国家生态建设和兵团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将有力地推动兵团人工草地建设、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同步、稳步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 相关文献
[1]"杂交棉强优组合选育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在兵团启动. 李宏利. 2008
[2]且末县盐碱地花生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栽培技术. 徐婷,柳延涛,王鹏,位杰. 2021
[3]红枣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肖莉娟,曹亚军,郑强卿,王华强,黄鹏,陈刚,冯梅. 2019
[4]北疆棉区春大豆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魏建军,刘胜利,罗赓彤,战勇,孔新. 2005
[5]新疆棉区棉花育种现状及发展方向. 田笑明,李保成. 2001
[6]北方干旱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何帅,周建伟,郑旭荣,何新林,杨继富. 2009
[7]干旱内陆河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 周建伟,何帅,李杰,贾绿洲,何新明. 2005
[8]信息技术在杂交棉田间应用的研究与示范. 曾路,周光海,苗新明,严建武,吴新景. 2010
[9]第三师棉花干播湿出技术推广应用现状. 王潭刚,李慧琴,崔建强,马丽,孔宪辉. 2022
[10]新疆兵团农一师无公害温室辣椒生产技术规程. 杨国江,黄皖疆,吴文俊. 2016
[11]新疆天山北部放牧绵羊牧草营养摄入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刘福元,白丁平,陈玉林. 2008
[12]新型优势高产牧草―美国籽粒苋. 赵清,孙尔祥. 2001
[13]翠竹植物生长剂在牧草上的增产效果试验. 胡玉昆,赵清,程鸿,陈爱莲. 2000
[14]新疆兵团棉花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武建设,陈学庚. 2015
[15]2019-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棉花生产表观成本、产值和收益监测报告. 毛树春,程思贤,赵富强,练文明,王西和,陈兵,王文魁,马丽,曹阳,田立文,程少雨,梁亚军,马小艳,徐海江,李茂春,咸丰,冯克云,王占彪. 2022
[16]北疆鲜枣标准化生产技术. 陈奇凌,花东来,王东健. 2011
[17]甜高粱汁发酵贮藏技术的研究. 武冬梅,李冀新,孙新纪,贾雪峰,刘成江. 2009
[18]氯乙酸技术市场情况分析. 李进,逯霞,夏俊杰. 2020
[19]新疆鲜杏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李自芹,杨慧,李文绮,贾文婷,刘成江. 2020
[20]新疆玉米高产栽培的实践与探索. 李少昆,刘景德,吕新.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开发油莎豆新型饲料资源大有潜力
作者:周业勋;李凯;钟发刚;张宏福
关键词:猪;油莎豆;营养特性;饲用价值;开发潜力
-
海分枝杆菌中sRNA5.85的功能及调控机制探索
作者:黄炜莉;刘含梅;唐雨婷;张世凤;钟发刚;张鹭
关键词:海分枝杆菌;斑马鱼;sRNA;靶标基因
-
新疆牛源溶血性曼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和毒力分析
作者:贾开文;操义恒;王子杰;胡亚辉;周霞;黄新;钟发刚;吴桐忠;韩猛立;张星星;张倩
关键词:牛呼吸道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
-
塔城地区某奶牛场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作者:孟凡艳;王旭;吴桐忠;张星星;韩猛立;张倩;钟发刚;胡建军;黄新
关键词:犊牛支原体肺炎;分离鉴定;PCR检测;药敏试验
-
败血性牦牛源圣保罗沙门菌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马雪;吴桐忠;黄新;张星星;康立超;韩猛立;王子杰;操义恒;王巧梅;俞杰;张丽媛;张予辉;周霞;钟发刚
关键词:牦牛;沙门菌;分离鉴定;血清分型
-
犊牛肺炎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致病力检测
作者:操义恒;吴桐忠;王子杰;张乾义;张星星;张倩;韩猛立;钟发刚;黄新;周霞;李劼
关键词:犊牛肺炎;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表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
-
Th1/Th2型免疫反应相关基因在巨噬细胞RAW264.7应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刺激时的表达谱研究
作者:王正荣;马勋;张艳艳;孟季蒙;薄新文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巨噬细胞RAW264.7;Th1免疫反应;Th2免疫反应


